推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推动素质教育的提高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现阶段即指以电、光、形、声结合而成的记录、储存、传输和调节教育信息的教学手段。常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按其在传输、调节教育信息中的地位、作用可分为,听觉媒体:录音、唱片,视听媒体:电影、电视,视听综合训练媒体:语言实验室。这是一种在当今新技术革命背景下以新型信息传递方式构成的新型教学手段。它与目前在教学上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显然有能力强、质量好、效率高等优越性。
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更新传统语文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日益发展起来的,被视为科学技术、综合艺术和语文教学的统一体:设备电气化、教材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再现性和形声化的特点,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其一,加大容量 增强效益 提高质量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如在教《范进中举》一课时,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范进中举前与中举后在外貌、神情、言行、家庭状况以及周围人们特别是他老丈人胡屠户对他的态度等方面有何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我将投影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做,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快了好几倍,再利用节省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个熟悉的人的外貌,写出其变化。写完后,指名学生读一读、评一评。使学生能多方面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增加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其二,形象具体 刺激感官 激发兴趣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科学性的说明文,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以石拱桥的有关知识,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可是由于学生对石拱桥知之甚少,无法理解中国石拱桥的造型特征、结构特征和制作特征。利用课件,就可以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的画面,初步感受到了联拱和独拱的异同之处。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着教师讲解,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装饰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们终于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优美、坚固、精巧的特征。如此对于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学习优美的写景散文《春》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真创设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影春、夏、秋、冬四幅风景图,让学生观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图,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出表现春天的诗句,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录音。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配音员丝丝入扣的朗读,让学生在有如亲临其境之中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竟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培的效果。
其三,扩大视野 丰富素材 培养能力
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大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拓宽了教学效果的反馈的渠道,为更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开辟了广阔的领域。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样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联想想象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如作文课上,投影漫画《再好的草也有瘦马》,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漫画内容,然后根据此漫画,分别用描写、说明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各写一段话。学生写完后,教师投影预先写好的三段例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三段文字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找出存在问题并作修改,再投影学生修改前的习作,大家评评、议议。最后再让学生结合漫画内容,联系自己实际,谈感受、谈体会。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描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的区别,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勿庸置疑,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想象,推动思维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突破了语文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突破了语文老师在口语表达上的局限,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省时省力、高质高效的科学途径。中学语文教师应努力做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促进派。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