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中的兴趣激发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7017 日期:2024-02-10 来源:论文网
教师抱怨:“思想政治课难教,学生不愿学,成绩难以提高。”究其原因往往是教师把思想政治课上成了照本宣科课,读书让学生背教条,考试让学生答要点,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思想政治课没了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源动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构建和谐,产生兴趣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常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由此可见,高尚纯洁的爱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启发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学中,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关注他们,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才会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
二、巧设导语,引发兴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渲染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兴趣,使学生产生想听下去的欲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如,可以用歌曲开头,可以用一段格言或一则寓言开头,也可以用一个故事开头等等。
我在讲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人生当自强”这一课时,举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动物实验故事:在非洲大草原的奥兰治河两岸,生活着许多羚羊。动物学家发现,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动物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是相同的。于是,他们在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然后把它们分别送到对岸。一年后,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之剩下3只。原来,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活着一群狼。面对这样的生存条件,它们必须使自己强健起来。由这个故事导入新课——生活要自立,人生当自强。通过这个故事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为本节课开了个好头。
三、巧妙置疑,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置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为了置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外,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比如,我在讲“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时,根据我校的具体位置,提出了以下现象,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我校外面的电话亭不时有小孩乱报警,让公安机关出动警车;路灯有时被打烂。这些现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及社会管理带来什么影响?这些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该怎么处罚?依据是什么?同学们在讨论中表现得非常活跃,甚至还向老师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通过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了社会管理秩序需要法律来维护,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处罚,情节轻微、尚未触犯刑律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来处罚。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规范了自己的行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介日益进入课堂,广泛应用于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在讲“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内容时,播放VCD,让学生欣赏生动的画面、聆听歌曲《春天的故事》,然后再结合歌词内容,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果,让学生感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性。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有关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五、巧设课堂结尾,巩固兴趣
一节课的结尾往往被一些教师所忽视。古人云:“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作文如此,授课亦如此。课的结尾要带有悬念,让学生乐于去探索、探究,起到耐人寻味、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巩固学习兴趣。
比如,讲授“情绪需要调节”一课时,课的结尾通过幻灯,把《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展示到屏幕上,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林黛玉多愁善感、抑郁寡欢的性格特点,要同学们思考、讨论:林黛玉的这种情绪属于何种情绪?长期下去会酿成了什么结局?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大家通过争先恐后的发言,懂得了情绪需要调节,而且应善于调节,并注意选用恰当的方法调节,保持乐观的心态,做情绪的“主人”。而这个“主人”又怎样做呢?使学生疑窦顿生。这样,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兴趣,避免了课堂结尾的枯燥、平淡,为下节课作好了准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们努力去探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