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反思
关键词:语文;反思;感悟;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然而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认识,现状不容乐观。反思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在思想上不重视;对活动的教育价值挖掘不够;把活动看成了写作文的准备;活动时间安排的不够用等,都是造成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不成功因素。感笔者感悟到:只有在活动前吃透教材、认真研究文本,揣摩专家编写意图,明确活动的各种目的;充分调查,进而设计时能做到“胸中有丘壑”;把握时间,要提前几周组织准备,激励和监督学生积极参与;重视活动的成果使用,更要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多元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多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组织一次活动太不容易。大家看,第一节课是准备课,我们一般都放在课后、双休日,学生的资料一是准备不足,二是不知自己所需,而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不可能在课前有针对性地做更多的指导,指导他们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需要查找哪些方面的资料。从所取得的效果来看,笔者认为并不是很理想,甚至师生都在糊里糊涂地进行。事后对此进行了反思,笔者认为责任还是在于教师,最主要的是笔者自己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总结了一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上不重视
笔者前一阶段无法把活动课与一节新授课同等重视。由于受到语文课外活动的制约和影响,开展活动时任其发展,有时还认为没有必要。例如:五四学制六年级语文第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这就是我”,因为笔者所教的学生已在一起学习了二三个星期,互相之间早已认识,没有必要再做自我介绍,所以,笔者只是走了一下过场。事后,经过思考,仔细揣摩,其实专家在编排时是有一定用意的,以“这就是我”这一主题作为第一次综合性学习,其特殊用意是:
1.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珍视生命,体悟生命的价值;
2.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
3.学习向别人得体地推荐自己。
由此可以看出,笔者对这一活动的认识真的不仅仅是不重视,简直就是亵渎专家的智慧,糟蹋了文本。
二、对活动的教育价值挖掘不够
如开展“探索月球的奥秘”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笔者的活动安排是清一色的有关月球的探索知识,组织了知识抢答,但大部分内容是提前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提前查找答案,课堂上挺热闹,学生学到了相关知识,当时,笔者认为就应当这样上。事后,无意看到周锡林老师这样一个相关的活动安排: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探索月球奥秘》,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及与月亮有关的民风民俗、风景名胜。搜集以上各种资料,班上开个交流会。
活动过程:
1.一分钟内谁能说出月亮的几个别号(玉兔、婵娟、玉盘等)
2.在三分钟内看谁说出带月的成语多(日月如梭、嫦娥奔月等)
3.在五分钟内看谁背出关于月的诗句多(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4.每一小组出一张关于“月亮知识”的手抄报,进行评比,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三个。
附加题:你知道瞎子阿炳是谁?他写过一首关于月亮的乐曲的名称叫什么?(因瞎子阿炳的故居在东亭,故设计此题)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经仔细研究文本,笔者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活动安排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学生探寻出多少月球的奥秘,也无意于让学生来解开月球之谜,而是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兴趣,使学生受到文学的熏陶,美的熏陶,同时又以读促写,为今后的写作积累丰富的词汇和丰厚的诗词文化,长此以往,学生的鉴赏能力增强了,语文思维得到了拓展,知识储存也会变得丰厚了,动手能力也会提高了。而笔者的活动只是课堂知识竞答,热闹非凡,却偏离了目标。
三、把活动看成了写作文的准备
在进行每一活动时,笔者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寻找写作的信息。例如:在组织实施“我爱我家”这一综合性学习时,把教材所设置的“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妈妈的唠叨”三个活动内容看成是为作文而设置的三个话题题目,只是要求学生回家找到与这三个话题有关的资料,带到课堂,先相互之间介绍,然后指导写作,正儿八经将其上成了一堂作文课。笔者在这里恰恰忽视了本次综合活动所应有的精神收获和亲情、责任的教育。
四、活动时间安排的都不够用
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意在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收集筛选资料,然后相互交流,产生碰撞,从而各有所获。可学生资料的查阅就耗时太多,课堂查阅不可行。?本校的实际情况是:学校的图书室没有多少可供学生利用的书籍,可供查阅的资料有限;绝大多数学生的家里没有电脑,即使有电脑,教师、家长也不赞成学生私自上网。所以,网络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现在中考使各学科学习的压力都很大,学生在校时没有多少真正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因而,每次活动学生搜集资料的时间都不够用,每一次都或多或少要笔者亲自搜集资料,这样反复几次活动后,也有的学生向笔者反映:老师,来点现实的吧,这样的课既浪费时间,又没有多大收获。
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心里很是惭愧。经过思考和整理,笔者认为综合性活动以后要朝着这几个方面进行: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活动前要吃透教材,认真研究文本,揣摩专家编写意图,明确活动的各种目的。其次,活动前要做仔细的调查,充分了解学生对每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的熟悉与喜好程度,进而设计时能做到“胸中有丘壑”,提高活动的针对性。然后在活动过程中,要把握时间,根据活动的特点与内容,要提前几周组织准备,激励和监督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实践,要把态度与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最后要重视活动的成果使用,通过实践活动,得到一定形式、一定内容的成果,这些成果或展示,或积累,或延伸拓展,或纳入学校资源,重视使用,既可丰富资源,又给学生以激励。另外,更要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多元评价,因为它是激发学生活动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借用行家的话: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显示往往具有“长远、隐性、柔性”的特点。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分享成功的喜悦就要变单一的分数评价为多元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亦都可作为评价内容。在评价的方式上,我们要一改单一的量化评价,注重多元评价,强调主动参与、积极互动,把自评和他评有机结合,让参入者都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教师、同学的认可。
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教师要明确目标,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由课内到课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的活动要与社会紧密结合,有学校领导、教师、家长、社区干部、学生参与,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开发课程的意识和自觉性,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达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周锡林.快乐语文精彩十分——初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初探[J].新语文,2007(9).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