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自主学习;体验;辩论;阅读讨论
作者简介:李钊,任教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六十三中学,中教二级。
人教版《思想品德》教科书在前言中明确指出:“以往的教科书,通常从教师‘教’的角度编写,故称‘教’本;这套《思想品德》课本主要是从学生‘学’的角度编写的,可以称作‘学’本。‘学’本的意思,是在教师的组织、帮助下学生自己学。”同以往教材相比,此教材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思考和践行。因此,教师要树立新观念,探索新教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在新的师生关系中自主学习
教师首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当前,学生可能比教师更早获得信息,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必须是“平等中的首席”,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倾听学生的声音。最后,教师还应不断学习教学理论和相关知识,拓宽知识结构,对学生思考问题的策略进行指导,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这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二、在情境体验中自主学习
1.用小品、漫画等表现形式激发兴趣
在课堂上偶尔采取小品的艺术形式,能让同学们在开怀大笑之中有所思、有所悟。如:在分析自信、自卑、自负三者的区别时,可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编写台词,鼓励有表演能力的人来表演,分别扮演自信、自卑、自负三者不同的表情及言语,同时展开小组竞赛,及时给予评价。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讲解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时,可选用漫画“渴望”:其一,山岭田野,杂草丛生,一人心驰神往,渴望这里高楼林立;其二,林立的高楼取代了空旷的原野,此时人被挤向楼顶,他的心又飞向了广袤的原野。启发学生认识“如果以牺牲大片的土地等资源环境为代价,人类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必然会落空”的道理,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2.用音乐调动激情
前苏联著名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影响青少年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是最能引起全人类的情感共鸣的。可在《人生当自强》一课中采用《阳光总在风雨后》;《挫折面前也从容》一课中采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讲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时,播放《社会主义好》;讲解“改革开放”内容时,播放《春天的故事》;讲完“相亲相爱一家人”后,教师可在小结中这样说:“为了感谢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提议将时下一首流行的网络歌曲──《天下父母心》送给我们的父母。”……这些歌曲使学生在音乐美的熏陶中充满激情地自主学习。
3.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教师创设一些形象、逼真的情景,以打动学生,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自觉磨砺意志》可以这样设计思路:选择播放震撼中外的航天英雄——杨利伟训练生活的片断,让学生认真观看,引导学生分析杨利伟成功的原因以及怎样磨砺坚强的意志,再结合课堂游戏(学生原地转几个圈后,再朝前走这时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走法),让学生感悟:杨利伟训练的艰难——没有坚强的意志,将一事无成。
4.角色体验
这是让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在表演中体验自己或角色的心理及行为,增进自我认识,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人格。例如,在学习“人生难免有挫折”时,可设计游戏活动“抢凳子”。找6位学生抢坐5个凳子,随着音乐响起开始转动,音乐结束,马上抢坐,结果必有一人被淘汰,淘汰者接受学生采访。接着减少一个凳子,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亲身体验挫折与失败,深刻理解了所学知识。又如在讲授“法律护我健康成长”时,可设计组织一场擂台赛。
将全班学生四小组分成红、黄、蓝、绿四个方阵:红色——家庭保护队,黄色——学校保护队,蓝色——社会保护队,绿色——司法保护队。让各队学生阐述各种保护的重要性,并列举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加以证实。整个过程井井有条,学生的思维也异常活跃。
三、在辩论中自主学习
初中生虽然年龄小,知识还不够丰富,但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时他们的知识、能力甚至超乎教师的意外。为了上好辩论课,课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确立辩论题,如:“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然后再确立正方和反方的同学,让同学们课后广泛收集有说服力的资料。上课时,先让正方、反方的同学集中一起发表言论,然后让他们各推出三位同学组成正、反两组上台辩论。辩论时,教师可先充当主持人,随后请其他同学做主持人。辩论切忌走过场,一定要像正规的辩论一样,要求学生认真对待。
四、在阅读、讨论中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定的材料并讨论,使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认识与情感的统一。例如,在学习“珍惜无价的自尊”时,可先让学生阅读一个案例: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1999年11月15日,在武昌三星级新宜大酒店发生了令人愤慨的一幕。有四名日本人正在用餐,忽听日本食客用日语大叫,餐厅经理过来后,这名日本人用双手猛压女经理的肩膀,用膝盖猛击女经理的腿部,令其下跪。女经理虽然没有跪下去,但被羞辱得泪流满面。当时在场的中国人都被激怒了,准备上去打抱不平,日本食客见势不秒,便匆匆溜走。
读完后学生义愤填膺、议论纷纷,有的说会抓住日本食客,要求日本人向中国人道歉,有的说这样被日本人侮辱,面子上过不去,会动手打日本人,因为他们不仅侵犯女经理的自尊心,而且还侵犯了所有中国人的自尊心……这时相机引导学生学习了相关的知识。?
又如在“走创新之路”一课新课导入时,笔者首先投影了以下一段材料让学生阅读:
近年来,我国电子产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同时还存在高产值低附加值的经济现象,如一些企业生产的DVD产品,出厂价格35美元,但外国知识产权就占去了13美元,生产成本21美元,企业得到的利润仅为1美元;一只价格75美元的MP3,外国知识产权就占去了21.5美元,生产成本52美元,企业得到利润仅为1.5美元,这一现象被人称为“一美元经济现象”。
学生阅读完材料后,笔者再让他们思考材料提供的“一美元经济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
五、在生活实践中自主学习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做中思考,在做中体验,形成和发展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学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课后,可布置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为父母做一顿饭。如西红柿鸡蛋汤、炒芹菜、炒鸡块、炒土豆、米饭;菜要自己到市场去买,饭菜要自己做,请父母品尝、打分评价。这样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尝试了自立,也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体验。又如在学习“搭起创新的桥梁”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进行创新必须培养求异思维,打破思维定势”的认识,可以请学生自告奋勇地到讲台前尝试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比如用6根火柴,搭出4个三角形等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体验、感悟到打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意义。
这也正好体现了陶行知先生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六、在撰写政治小论文中自主学习
撰写政治小论文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抓,要求学生在课堂讲解、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撰写小论文,然后选出一些比较好的小论文在全班交流,可以演讲的形式,也可以板面、校园广播等的形式交流,这样既了解了学生的心声,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作为新课改新形势下的政治教师,要勤思多学,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参考文献
[1]丁怀智.现代课堂教学艺术[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2]罗洪兰.教育心理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3]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