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欣赏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6800 日期:2024-02-08 来源:论文网
欣赏,是进入心灵的阳光,是融化坚冰的暖流,是沟通人与人关系的桥梁;欣赏,是一种胸怀,一种雅量。学会欣赏,认真倾听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懂得欣赏,就会“大其心以容天下之物,和其心以敬天下之人”。学会欣赏是做人的一种至高境界,有了欣赏,你就会成为生活中的仁者、智者、爱者,以仁者、智者、爱者的情怀立足于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是有生命的,就是高雅的,就是成功的。
  一 用欣赏的眼光研读文本
  正确把握,活用语文教材。带着欣赏的情感去备课,在欣赏中有所感受,在欣赏中获得陶冶,在欣赏中美化情怀。全国著名教师于漪也曾说:“我的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这说明了教师首先要在备课过程中自己先被感动,对授课内容有了发自内心的感情,讲课时才能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教师的倾情投入既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源于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与深情感受。为此我们教师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做到深研教材,把握作者的思路脉络、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激起自己的感情共鸣。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情不动就辞难发。
  我在研读《鲁滨逊漂流记》一课时,鲁滨逊那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心态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鲁滨逊把自己当前的好处与坏处加以比较,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公正地排列出来。他告诉我们: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在人生遇到最不幸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从而找到可以聊以自慰的事情。
  我欣赏鲁滨逊的人格,欣赏他的做法。当时我就想:目前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的很多,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毛病。这些孩子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怨天尤人,孩子根本就不会换位思考,而且很多孩子的生存意识淡薄,应该抓住这一课,对学生进行“学会生存的教育”。
  经过反复的斟酌,我在文章精彩片段里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先引领学生找到鲁滨逊在困难面前给自己找理由,解脱自己,找到生存下去的勇气的语段进行体会。然后让学生们在充分朗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交流、讨论,让他们悟出鲁滨逊在困境中的内心活动:主要在于辩证思索,比较认识,自我安慰。鲁滨逊成功的调整了自己的心理,心态平衡的生活下去。这是鲁滨逊敢于正视现实的表现。他这种坚强勇敢与自信、辩证思考、及时调整心态以适应现实的方法,正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时,调节情绪、自我安慰、乐观开朗、勇于面对生活,积极进取的方法,是我们学会生存的关键。在学生被鲁滨逊精神所感染的同时,我有意识地设计一个导语:我们对待人生、对待生活,也应像鲁滨逊这样,勇敢地面对困难,理智地去解决问题,不要怨天尤人,听之任之。尤其是对待失败和挫折,不要意志消沉,应该积极努力。我们也可以学习鲁滨逊处事的心态:凡事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去分析,才不会陷入死胡同而想不开。这时我进一步拓展开去,引导学生思考并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再引入《塞翁失马》,用塞翁那坦然对待“祸福”的心境和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哲理,增强孩子们对待困难、挫折,辩证思考、乐观进取的心理素质。最后让学生认识到:鲁滨逊是学生在困境中辩证思考、及时调整心态、顽强生存的榜样,启示我们:学会生存、善待生活。即使身处逆境,面对不幸,也应该镇静振作、乐观向上,尽力去战胜困难,终将获得成功。
  课后设计一个作业:我们也试着向鲁滨逊学习,把自己目前生活的好处与坏处公正的排列出来。这个作业的设计,就是让孩子就自己关心的话题进行辩证,比如:父母违背孩子的意愿给他们报辅导班的好与坏;由于父母的偏心,导致自己内心的不公,分析其中的好与坏;为了孩子学习,家长不让上网、不让踢球而对父母有意见,进行了分析……这个作业的设计就是让孩子能公正的分析事情的好与坏,能学会换位思考,从中得到自我安慰,其实这也是教会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怎样保持良好的心态、怎样生存的一种方法。
  小学课本中选择了大量的文章,它们都各有特色,不管从文章的内涵,还是从作者的表现手法上来看,都有其独到之处,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以一种欣赏的心态认真研读文本,认真体会其特色,认真使用好教材,让教材真正发挥它的引领作用,让学生真正受到熏陶,提升自己的内涵,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二 在欣赏中感悟内涵
  文学作品的语言丰富多彩、优美动人。有的像高山流水,清脆悦耳;有的如百鸟和鸣,婉转悠扬;有的似战鼓催征,高昂激越。反复欣赏这些作品,能给人舒畅愉悦的美的享受,对激发阅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对语文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教材,美化课堂,让课堂充分地体现美,让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的同时,用心灵拥抱语言,体味内涵,把被动的学习语文,变为自主而快乐地享受语文。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在教学中,引领学生通过对描绘自然诗文的学习,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情境之中,欣赏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雄伟、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奇异、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之秀丽,感受自然之美;再如一些写景的散文,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林海》、还有《桂林山水》等。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欣赏到小草、百花、和风、细雨的美景;欣赏到大兴安岭“岭”的多而温柔,“林”的绿而广阔,“花”的绚丽多姿;也欣赏到了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再读着课文中的句子,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作品所赋予的美,与作者一起喜怒哀乐,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提升了孩子的审美情感,在享受美的同时渗透了热爱祖国的教育以及唤醒孩子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例如,在执教《桂林山水》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桂林山水》一文不仅写的景是美的,描述美景的语言也是美的,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失为一篇熏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观的好范例。为此我在课前播放乐曲,让学生闭眼欣赏想象画面,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随即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让学生观看后来总结描述自己的感受,教师抓住契机再让学生自由读文,勾画出写桂林山水的句子,并在文章中做上自己的批注。学生在画面与音乐的情感催化下通过自由诵读与文本产生了对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交流共鸣,学生仿佛看到、听到、感受到文中描写的山水栩栩如生的形象。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让他们在与同桌分享作者优美语言,并从个性化朗读、表演读、想象读中读出语感神韵,激起情感的深化。整节课学生在柔美的情境中,沉浸于山水之美的体验。正由于美感的作用,学生兴致勃勃地读着课文,品尝着语言,在思维和想象的海洋里畅游,主动地甚至是忘我地倾向教学过程。此时的学习,不就是自主而快乐地享受语文吗.
  三 用欣赏的心态评价别人
  童年世界是情绪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响儿童的情感,积极的情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因而我们应该巧妙地应用评价的激励机制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生命之花都绽开,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最和谐的统一。我想,这种评价机制是建立在欣赏之上的,你只有有了欣赏的心态,才能创造一个充满鼓励、充满温暖的和谐氛围。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新课堂应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因此评价时不能缺少人文的关怀。人文性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民主的课堂中师生是互相尊重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见解,更应该切实地尊重学生的差异,要会欣赏差异,鼓励差异,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热心地去关心每一位学生,耐心地去指导每一位学生,仔细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善意地去欣赏、去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创设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评价。每个学生回答完问题或提出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和肯定。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的多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语言,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课堂。
  2.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身上都有各自的优点,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教会学生学会欣赏,善于用鼓励的语言去帮助每一个同学,而不是鄙夷。学会了欣赏,就能让别人感觉到自身的价值,也能让自己从中受益;学会了欣赏,就能拥有团结、拥有和谐;学会了欣赏,就能拥有高尚的情怀,使自己永远开心、快乐。
  总之,教育是门艺术,多年的语文教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课堂是民主的、是高雅的、是有活力的,我们只有拥有良好的心态,学会欣赏,仔细研究,细心品味,努力提高,才能搭建一个全新的语文课堂,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散发出勃勃生机。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