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团活动 培养写作兴趣 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社团活动;阅读习惯;学习热情
在现在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用时多、内容乱、效果差的倾向,学生作文时抓耳挠腮,叹息:“作文就是作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他又指出:“为什么会有这么‘难’呢?笔者,这也许跟对待作文这件事有些不大对头的看法有关系。不大对头的看法必然会导致教学中不大合适的作法。”这便十分中肯的指出了作文教学的症结所在。
一、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与学生能力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要让学生喜欢写作,首先要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诱发学生的兴趣,来促使他们主动学习。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开展文学社团实践活动,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因为文学社团活动有着比课堂教学更为丰富的内容,有着更开放的主题,有着更精彩的活动以及更灵活的方式和更有效的组织。
1.文学采风活动,激发学生空前的热情
记得第一次组织学生到冯雪峰故居采风,笔者在班里还没宣布完,教室里已经炸开了锅,学生们兴奋不已,一个个高举起手喊着:“老师,我要去!老师,我要去!”笔者也不禁为之鼓舞。待安静下来,笔者对学生说:“我们可不是去玩的,我们可是要写文章的哦。”可学生一反以往讨厌写作的常态说:“老师,我们去活动过就有东西可写了,我们就不怕写作文了。”那次采风回来,就是平时最怕写作文的张小平也交上了一篇600字的文章。通过一次次的采风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事与人,提高了观察思考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特别学会了采访,有效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升。
2.名家讲座,让学生走近文学
“李森祥要来我们学校了!”消息不胫而走,“李森祥?他不是我们语文课文《台阶》的作者吗?那篇文章写得太深刻了!”“李森祥!他可是大名鼎鼎的作家,我们老师介绍过他的很多作品,有《十八里营房》《金奎银奎》《小学老师》《塌鼻大娘》《卧薪尝胆》等等。”一时间校园里议论纷纷,形成了一股“李森祥”热。于是,一部部作品在学生手中传递。是啊,每一次专家讲座,同学们都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专注;每一次的讲座,同学们都受益匪浅,金碧辉煌的文学殿堂已向他们打开。原来很多同学都以为文学是很遥远的事情,而这些专家、名人的到来,引领他们走进了文学殿堂。
3.发表习作,实现学生自我价值
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欲,如果一个学生的作文能频频在校刊上发表,对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学生有了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然会变得乐于学习。每学期开学初,笔者就激励同学们认真写作,自己也仔细地帮他们修改,把学生写得好的作文刊在《南苑》上。学生一看自己的作文上了校刊,写作文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
文学采风活动、名家讲座、文友联谊、朗诵会、、视听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学爱好者,他们热情高涨,积极投身到文学创作中。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怕写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东西写,也就是“肚子里没货”,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我们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读书活动,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思考,在思考中读书,既有集中,又有分散;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读有字之书。组织阅读活动,拓宽视野,陶冶性情,积淀情感,提高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在每学期初,我们由学生推选出阅读组长,大家商议围绕一个主题选好2~3本名著,先学生自由阅读,做好笔记,写好读后感,然后再集中交流,取长补短。学生通过这样的阅读活动,穿越时空,神游于浩瀚的文学海洋中,了解了人世间的真假善恶,体味人生的坎坷与艰辛,聆听志士哲人的教诲,吸取人类思想的精华,接受进步文化的熏陶,在品味人文美的同时,心灵得到了浸润,情感得到了升华。
读无字之书。大自然是一本书,是一本我们人类永远也读不完的百科全书。于是我们组织学生投身自然,关注自然,领略自然情趣,培养审美能力和环保意识。美丽的大自然,既有天然风光,也有人文景点,它对增长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美感,都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日益严重破坏的今天,通过活动,让学生去关注自然,从而懂得珍爱自然保护环境,明白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道理。
三、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培养南苑文学新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文学社,是学校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阵地,培养写作尖子的苗圃,造就未来作家的摇篮。在中学生中组建文学社,开展文学社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南苑文学社经过多年的努力,培养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他们笔耕不辍,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钱梦龙先生把南苑社员的习作选《成长的足迹》赞誉为“新概念作文的普及版”。 如今,南苑文学社已成为一块荟萃校园佳作、培育文学新人的沃土。910班毛冰清同学于2008年出了《南苑》个人专辑,今年,又出版了长篇小说《零碎玻璃》,另一部长篇小说也已完成了一半。毛冰清的创作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原浙师大校长、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蒋风教授为其作序,序中写道:她“用最真诚的笔触写自己想写的故事,说自己想说的话”。
总之,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确是一个难题,但是只要转变对它的看法,调整对它的做法,找好突破口,这个难题还是可以很好地得到解决的。这么多年来,我们通过加强文学社团活动,发掘个人潜能,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也相信通过努力文学社团这支校园奇葩一定会开放得更加艳丽多姿,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章熊.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2]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3]李强.名著阅读教学的调查与指导[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5).
[4]康会敏.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M].学周刊,2009(9).
[5]王凤银.语文阅读教学文化价值研究[M].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6.
[6]刘艳玲.论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体验式学习[M].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6.
[7]刘炳安.语文阅读教学情感体验[N].现代教育报,2001.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