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历史记忆能力的九种妙招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4440 日期:2024-01-19 来源:论文网

提高学生历史记忆能力的九种妙招提高学生历史记忆能力的九种妙招

id=zoom>  摘要: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纷繁庞杂,史实浩如烟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纵横交错,学生往往感到难记,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
  关键词:历史;记忆能力;提高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记忆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呢?有九种妙招可以使用。
  一、归类记忆法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在讲中国古代文化内容时,可按数学、农学、地理学、书法、绘画、雕刻、科技著作等线索归类。通过归类,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串线记忆法
  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有关孙中山的内容时,可把他一生的革命活动整理为: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之后又领导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这样就容易加深学生对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认识。
  三、歌诀记忆法
  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王等,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有的则可编成歌诀的形式以加快记忆。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四、趣味记忆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知识感兴趣,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就能提高教学水平;另外,有趣味的知识学生印象较深刻,记得也牢。因此,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时联系教材内容,采用讲述历史故事,引用诗词对联,编成谜语或用谐音等方法,使学生产生一种新奇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来提高记忆效果。如讲《红军不怕远征难》时,可先播放电视连续剧《长征》的片断或播放主题歌《十送红军》,或朗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然后问学生:你知道红军为什么会长征吗?长征中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用这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如讲《赤壁之战》时,朗诵苏轼的《赤壁怀古》等诗篇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做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五、规律记忆法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性。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能为预示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借鉴,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例如,无论上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内容,首先我都要求学生重视其目录,明确课本内容中的社会发展规律。另外,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都可以从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六、理解记忆法
  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要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这不仅有利于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克服死记硬背的弊端。
  七、比较记忆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所谓比较,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然后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记忆,对相同的内容联合记忆;或将容易混淆的部分列出来进行对比记忆。通过对比搞清不同问题之间的相互区别和联系。这样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例如通过设计表格将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原因、导火线、标志、性质、重要的战役、战争的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认识到美国独立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而内战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奴隶制,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八、重复记忆法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时,教师应该:第一,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抓重点,攻难点,反复强调历史诸因素。创造各种条件,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内容、性质、意义、因果等要素牢牢地印在学生脑海中。第二,课后练,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叙述课堂所学的内容,完整地回答课后面的问题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所提出的问题。第三,单元练,即对学生进行单元复习,对部分教材内容进行重点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第四,综合练,就是某一断代史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综合复习和训练。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把所学知识分类归纳、比较、分析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记忆、表达、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