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前语文教学的科学发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7518 日期:2023-11-17 来源:论文网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学的多次改革都是科学探索的过程。当前研究语文教学科学化应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明确三个理念:建立语文学科理论,求真;探索语文教学体系,求实;改革教学方法,求活。建议总结过去改革的经验教训,与现在的创新相结合;建立语文教学科学研究实验基地,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谨实验、严实总结,并写出有科学价值的实验报告。

关键词:语文教学;科学发展

Abstract:The Chinese teaching reform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new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China have always bee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s. At present, three jobs must be done and three ideas must be confirmed while we make research into the scientific Chinese teaching, that is establishing subject theory of Chinese while pursuing its reality, exploring Chinese teaching system while pursuing its truth, making reform on teaching methods while pursuing its variety. It i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make a summary for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former reforms and make a combination with the present innovation, establish experimental base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of Chinese and write out experiment reports with scientific values through careful organizations, strict demands , exact experiments and truthful summaries.

Key words:Chinese teaching; science development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语文教学(包括语文教材),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探索和改革。此间,1956年学习当时的苏联经验,在中学阶段提出了“文学是艺术,语言是科学”的论断,实行文学和汉语分科教学。第一次由教育部颁发《文学教学大纲》和《汉语教学大纲》,建立了系统的文学教学体系和汉语教学体系,编出大部分文学课本(初中六册,高中四册)和成套的汉语课本(初中六册)。这是一次颇具建设性的改革,可以看做新中国语文教学在科学探索方面的开端。但由于偏重纯文学教学,汉语知识又过于繁琐,脱离了当时的语文教学实际,这次改革半途而废,分科教学被取消,没有取得完整的经验。1963年的语文教学又作了一次较大的改革,教育部颁发了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创立了“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的新论点,从培养读写能力出发,建立了语文教学体系。但由于教学大纲只要求“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忽视思想教育,更受到当时政治运动的冲击,新课本只编到初中第四册,也未能完成探索的任务。1978年以后,语文教学大纲作了几次改动,语文教材也跟着反复修改,基本上都保持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也重视在语言文字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近几年来,语文教学经过讨论研究,从文化对人的陶冶作用出发,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主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编的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已经陆续开始实验。综观过去的多次改革,虽然指导思想不尽相同,改革重点也各有不同,对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更有不同评论,但始终有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力求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任务,能按照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构筑语文教学体系,使整个语文教学切合科学原理和实际需要。因此,应当把建国以来整个改革过程看做都在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科学化。

一、重视语文教学改革,倡导科学研究精神

语文教学改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迄今还很难说有哪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已经得到科学化的解决。当前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仍有可商榷之处,语文教学任务尚欠明确,语文教材内容的科学系统性不够,语文教学方法需要作出大的改革,语文教材的实验工作也不够规范化。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继承前人开拓的语文教学改革事业,倡导科学研究精神,着重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立能从国家设置语文学科的目的和语文学科具有的特点出发,正确阐明学科性质和教学任务,并可作为语文教学指导思想的学科理论

语文是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科学化,首先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全民语文素质和培养人才的需要,这是科学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化的核心问题是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任务,这也是语文学科理论的基础。建国以来的多次改革,在这些方面先后有不同提法,往往各有所偏,或偏重思想性,或偏重文学性,或过分强调政治性,或片面强调工具性,或兼重工具性、思想性和知识性而仍强调思想性,这中间也有几段时间是以工具性和思想性并重。由于这些各有所偏的学科性质,也就相应地有了各有所偏的教学任务,这样也就难免导致在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中的各有所偏。怎样把语文学科的各种性质和语文教学的各项任务作一番综合研究工作,理出一个科学系统来,明确语文学科究竟应该定为怎样的性质,语文教学究竟应该赋予怎样的任务,性质与性质之间,性质与任务之间以及任务与任务之间,又各具怎样的关系。这就需要从国家设置语文学科的目的出发,按照学科本身的特点和教学中的实际需要,并吸收过去改革的经验教训,经过必要的论证,逐渐形成一个既合乎科学原理又切合教学实际的语文学科理论,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导向性,能带动语文学科的各项改革。这样才能正确阐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任务,引导整个语文教学走向科学化。

(二)设计能从教学实际出发,系统反映导向正确的学科性质和教学任务,并可作为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依据的语文教学体系

依照正确的学科理论,设计具有规律性和实践性的语文教学体系,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重要内容。语文是具有综合性的学科,教学内容除了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以外,还涉及以语言教学为基础的思想教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现代化社会生活道德教育以及思维训练等)、文学教学(包括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文学形象分析、文学表现方法以及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价等)和知识教学(包括语言知识、文学常识、理论知识、科学知识以及历史社会生活知识等)。因此,按照确定的学科性质和教学任务,紧密联系教学中的实际需要,要把上述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组成一个适合作为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依据的语文教学体系,无疑是一项十分繁重的科研任务。

(三)探索能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科理论精神和全面落实教学任务,并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当前语文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是传统的模式化教法缺少新的突破,课堂教学或多或少呈现出封闭、被动、沉闷和枯燥的气氛,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缺少兴趣,教学效果不够好,这就必须在改革教材的同时,花大气力探索研究适合学生学习的好的教学方法。我们应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按照学科的性质和教学任务,探索语文课教学方法的特有规律,使之演化成为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教法和学法。这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必要条件,也是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语文教学科学化应当重视的几个关联理念

(一)语文学科在课程理论上必须求真,主要应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任务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语文是什么?196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里只提明是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这样的界定当然是很不够的。这里所谓的语文,主要是指日常在读写听说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就学生来说,不仅在学校里学习需要运用语文工具,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更离不开这个基本工具,即使平时在家庭和社会生活里也处处与这个工具有着不解之缘。简直可以说,离开语文这个基本工具,就无法学好知识、做好工作和过好现代化生活。因此,语文应作为包括生活在内的最基本工具。语文的重要工具作用,还集中表现在传递信息方面。处在当前信息的时代,语文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起了传递信息的作用。语文课在读写听说中都需要增强信息意识,语文课本就是向学生传输新鲜知识的优良信息库,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需要通过语言文字获取和传递有益的信息,从语言文字里传来的信息还帮助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总的说来,语文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基本工具,也是传递信息的最重要载体。

语文学科究竟具有怎样的性质呢?语文学科的性质,取决于国家在中学阶段设置这门学科的目的和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顾名思义,语文学科主要是作为基础学科,帮助学生奠定语文基础,在读写听说方面具有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语文学科的性质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既有作为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又有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工具性是它的基本性质,其他性质都是在工具性的基础上产生的。表现为基本性质的语言文字具有系统的教学内容,处于主体地位;表现为其他性质的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都是随着语言文字而形成,除了语文知识以外,教学内容都比较零散而不成系统,处于从属地位。不过,其他性质反过来也能加强工具性的作用,思想性表达了语言文字的思想意义,文学性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知识性充实了语言文字的知识内容。这就是语文学科基本性质和其他性质的相互关系。学科的性质决定教学的任务,具有某种性质才能进行相应的教学。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工具性决定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也就是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语文学科的其他性质决定语文教学还有思想教育、文学教学和知识教学的其他任务。这三项其他任务各有特点:思想是与语言紧密联系、凭借语言形成和表达的,课文的语言文字含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课本里选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艺术形象和文学语言都对学生具有生动的美育作用,这在中学各学科里是特有的,因此文学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任务;语文课里所包含的知识是很广泛的,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素养以及认识生活和社会的能力都是必要的,因此知识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必要任务。再就语文教学基本任务与其他任务的关系说,思想教育、文学教学和知识教学都是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并以语言教学为核心,因语言教学的进行而进行,随语言教学的完成而完成。因此,语文学科理论可以归结为: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强调语言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作用,着重教好和学好语言文字,不但有利于奠定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能加强思想教育、文学教学和知识教学。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在思想上受到良好的启发和教育,越能为生动的文学形象所感动,也越能在知识上扩大眼界和提高表述知识的能力;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反之,如果离开语言文字,不重视语言教学,空讲思想、文学和知识,那就必然不能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他任务的落实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学科性质和教学任务是语文学科理论的基础,关系比较复杂,可列表概括如下:

顺便提个可供商榷的问题:语文学科的性质如果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否更合适呢?这样定性虽然有利于加强人文教育,但有两点需要商榷:一是人文性的含义比较广泛,凡是人文学科都具有人文性,甚至有些科学素养也带有人文性,这就离开了语文独立成为基础学科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二是笼统地强调人文性,重点不够明确,容易导致忽视作为重要任务的思想教育,冲淡人文中特有的文学教学。因此,以人文性与工具性并列,不如让工具性与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区别为基础性质和其他性质而又互相配合进行教育,更切合理论上求真的实际。

(二)语文教材在教学体系上必须求实,主要是按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其他性质,落实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其他任务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语文教学体系就应以语言教学为主要线索,设计从初一到高三的教学内容。针对目前一般中学生语文基础不够扎实,读写听说能力较差,不能很好适应毕业后升学、就业或参加社会生活需要的问题,初中阶段应以语文的工具性为主,加强语言教学。初一在小学的基础上,着重学习系统的基础语言,从写字端正、用词准确、句子完整、句意明确、句子与句子之间连贯、段落层次清楚,最后归结到思路明晰,要求能读得准确、写得通顺、听得明白、说得流利。这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要求。初二着重学习各种文章语言,从记叙、说明、抒情到议论,要求能具体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的语言。这是学习语言的广泛应用。初三着重学习文学语言,要求能初步领会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语言的特色,并在读写听说中重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这是学习语言的提高。初中阶段从学习基础语言到学习文章语言和文学语言,从掌握语言的基本要求到应用于各种表达方式和提高语言的表达水平,既逐步提高,自成系统,又培养语言能力,切合实际应用。配合语言教学,还要学一些实用的语法、逻辑和修辞常识。此外,教学中还要重视课文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对学生的教育意义,特别是文学形象所能起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至于知识内容可以随时进行教学。高中阶段在初中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教学,可以减少一些工具性,另一方面应当增强一些文学性。高一仍以现代文为主,与初三衔接,着重培养语感,探讨语言的逻辑性和表现力,并培养语言综合表现的能力。高二进行比较系统的古典文学教学,并结合作品学习一些基本的古代汉语知识和古体诗词常识。高三着重选读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以及非文学的反映社会变革和文化成就的中外名文,以扩大阅读眼界,学习不同风格的语言,提高语言的鉴赏、评析和表达能力。此外,初高中都应该设置一些有益于培养语文素养的选修课,并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的语文实践活动。以上我主要谈了对整个中学阶段语文教学体系框架建构的意见,其主要在于教学内容的求实,也就是落实学科性质和教学任务,切合当前教学中的实际需要。为实现语文教学体系的科学化,无疑还要做大量的研究和设计工作,这里只能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语文课教学方法在启发引导上必须求活,教师和学生都应以开放创新的精神,大胆探索,开创出生动活泼和灵活多样的教法和学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仍应起主导的作用,但如何引导,那就必须以学生为本。求活就是教学方法要求灵活多样,能够把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都成为学习的主体,以自主的精神愿意学、喜欢学,学得爱动脑筋、爱动手,学了有所得、能应用,能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具有自己个性的表现乃至带有创造性的成绩。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教学充满和谐、平等和民主的气氛;学生不再感到封闭、被动、沉闷和枯燥,能在探索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启发引导就能把整个课堂教学推向生动活泼的最佳状态,也能获得全面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最好效果。

课堂教学既要生动活泼,激发兴趣,又要学好语言,讲求效果,怎样把这二者统一起来,处理得当呢?这就要求教师按照语文课特有的基本教学原则,以生动活泼和灵活多样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就阅读教学来说,从学科的基本性质和教学的基本任务出发,必须坚持如下的基本教学原则: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领会课文的思想意义(文学形象、科学文化知识),再回到语言文字。这“再回到语言文字”十分重要,就是要做到语言教学的落实,引导学生深入到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上,进一步领会并学习这些深刻的思想意义、生动的文学形象和翔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是用怎样流畅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可以说,是否再回到语言文字,也是语言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坚持这个基本教学原则,语言教学才能真正成为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课堂教学才有了正确的路子,生动活泼和灵活多样的教法和学法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阅读教学如果不按照这个基本教学原则,脱离课本的语言文字,不是从语言文字出发,或者不再回到语言文字,那么整个课堂教学的性质和路子就都变了样,语文课就会变成政治课、故事课或者常识课,即使教师讲得有声有色,学生踊跃发言,讨论的气氛紧张热烈,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方面并无所得,或者对提高语文能力很少帮助,思想、文学和知识方面也自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无法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其他任务。总之,教学方法是一种艺术,要取得课堂上教学艺术的成功,教师必须按照基本教学原则,开动脑筋,大胆创新,灵活多样地运用,在不断探索中开花结果,各显神通。

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语文课还应当使用计算机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许多学校早已开始用计算机屏幕显示图像和文字,以多媒体的形式帮助学生欣赏课文所描述的景色,参考有关的文字资料。教师设计的语言教学提纲,也可预先制成课件输入计算机,在教学中向学生映示。学生家里有计算机的,还可以从计算机中查询词义和典故,搜集作文的资料,或者了解历史上某个文学家的生平事略及其代表作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凡是条件许可的,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在读写听说中学习使用计算机,这也是语文课教学方法求活的重要手段。

上述三个基本理念(课程理论上求真,教材内容上求实,教学方法上求活)是当前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迫切要求。相信在全国各地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抓紧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大好时机,对如何促进科学化问题进行求真、求实和求活的讨论研究,把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引上新的台阶,有所创新和突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提高语文素质和培养建设人才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三、促进语文教学科学化进程的两点建议

(一)总结过去多次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次的语文教学改革,或半途而废,或有所改进,或走了弯路,其间有不少有益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但都没有及时做好总结。可以说,直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具有科学价值的改革经验总结公诸于众,好些当时改革的资料尚在保存中,不少年老的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专家对改革的往事记忆犹新。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当抢时间组织力量,搜集资料,做好这些改革的总结工作。总结过去的改革,明确哪些是有益的传统经验,哪些是失败的教训,把今天的创新和过去的经验教训结合起来,就更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科学化。

(二)建立语文教学科学研究的实验基地

1956年和1963年两次改革,新编语文教材都未完成完整的实验。1978年以来的新编语文教材,有的编出来就全国使用,有的实验工作不够规范化。凡是新编教材,都必须经过认真的实验阶段,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语文教学科学研究的实验基地。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检验教材是否体现语文学科性质和落实语文教学任务,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及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修改的意见。实验的范围不宜过广,可以选择几所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主要基地,也可请有关的研究所和专家参与这一工作,课本的责任编辑则需要亲自蹲点。实验工作必须强调几个“严”字: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谨试验、严实总结,切实做到求真务实,并为修改教材提供有科学价值的实验报告。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