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业成就归因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7505 日期:2023-11-17 来源:论文网

摘要:391名高中生为研究被试,以高中物理学业成就归因调查问卷为工具,探讨了高中学生物理学业成败的归因倾向及其在不同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高中生对物理学习成败总体上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其中又主要归因于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2)高中生对物理学习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存在差异,自我评价成功者倾向于作外部的归因,自我评价失败者则倾向于作内部的归因;(3)自我评价成功者的归因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异不大,自我评价失败者的归因在性别和年级间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高中生;物理学习;成就归因

一、引言

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归因理论作为一种情绪和动机的理论,为说明、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在教育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归因研究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活跃的课题,国内外研究者对学业成就领域的归因现象进行的大量研究证实,学生对学业成败结果的归因影响其成就动机、焦虑水平、自我评价等变量,从而影响他们的成就行为和学业成绩乃至自信、自尊、自强等个性心理品质。[1]

综观国内目前学业成就归因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大多数归因研究都是针对学生一般或总体学业成就的,对具体学科学业成就的归因研究尚为少见,而一些已有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又表明学生学业成败的归因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性别间存在差异;[2-5](2)已有归因研究针对高中生的很少,国内目前系统的有关高中学生物理学习成就的归因特点的研究还没见到。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具体探讨高中学生物理学业成就的归因特点:高中学生把物理学习成败主要归因于哪些因素,学习成功者与失败者在归因上的差异;成败归因在性别和不同年级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若有差异,差异何在。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选取兖州市不同层次的3所高中的8个班共427人作为被试。具体抽样为:在兖州一中(重点学校)从高一至高三各取一个班,在兖州实验高中(重点学校)高二年级取两个班,在兖州六中(一般学校)从高一至高三各取一个班。考虑到高一学生的高中物理学习体验尚少,高三学生又面临高考,对高二学生增加了抽样数目,同时为下一步归因训练实验作准备。

(二)测查工具

自编调查问卷:高中生物理学业成就归因调查问卷(见附录)。

作者依据韦纳的原因分类模式,结合高中生物理学习实际,参考有关研究资料,[6-8]编制了高中学生物理学业成就归因调查问卷。在编制正式问卷之前,先在被试所在的三所高中通过师生座谈和向部分学生发放开放式问卷,了解影响高中生物理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并选取部分学生(与上面被试不重复)对试编问卷进行了试测和修订。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成败自我评价部分:学生首先对自己的物理学习成绩作“成功”或“失败”的价值判断。

原因知觉部分:提供有关成败结果的备选原因,让被试逐个评定等级。分为A组和B组两种类型,A组调查学生在取得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成绩即学习成功时主要归因于哪些因素,B组调查学生在取得不很满意或很不满意的成绩即学习失败时主要归因于哪些因素。学生根据物理学习状况和对成绩的自我评价自由选做其中之一。各组均由12题组成,内容相同,分别为:1.努力程度;2.兴趣;3.学习策略;4.能力因素;5.教学水平;6.试题难易;7.技能发挥;8.运气因素;9.他人帮助;10.学习基础;11.师生关系;12.学习难度。对每一因素进行五点评定,采用五点计分,在很符合(5)到很不符合(1)中作出唯一选择,分数越高表明这一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越重要。

由于对学生物理学习成败归因的因素没能做到具体、细化,如学习策略可包括很多方面,在统计时可把学生列出的其他具体原因尽量归入上面的12题中。

原因排序:要求被试回答“你认为上述所有原因中,影响你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对主要原因排序”,从另一角度考察被试者的物理学业成绩归因,以便与备选原因的五点评定作对比分析。

(三)测试

2002年11月中旬,即新学年第一次期中考试后不久进行测试,收回有效问卷391份。391人中:男生248人,女生143人;学业自我评价成功者为116人(男86,女30),失败者为275人(男162,女113);高一94人(成功者25,失败者69),高二211人(成功者64,失败者147),高三86人(成功者27,失败者59)。

三、调查结果

(一)高中物理学业成败归因的总体差异

高中学生物理学习成绩归因因素的评定等级见表1。

总体上看,高中学生认为影响物理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前7位)为:学习策略、努力程度、学习基础、学习难度、能力、技能发挥、学习兴趣。高中学生把物理学习的成败主要归因于内部因素,其中又主要归因于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等内部、可控的原因。

物理学习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归因评定等级,经t检验,学习基础因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项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可见,成功者对各原因因素的评定等级较高,表明更看重所有原因对学业成败的影响;失败者除学习策略因素外,对各原因因素的评定等级较低,表明对学习失败的归因较为模糊。从成功归因看,前7个因素排序依次为:教学水平、兴趣、考题容易、学习内容不难、努力、考试技能发挥水平、师生关系;成功者比较倾向于作外部的、不稳定的归因。从失败归因看,前7个因素排序依次为:学习策略、努力、学习基础、能力、学习内容难、考试技能发挥、他人帮助;失败者比较看重学习策略和努力因素,较倾向于作内部的、不稳定的归因,但学习基础、能力和学习难度往往被他们视为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二)高中物理学业成败归因的性别差异

高中物理学业成败归因的性别差异见表2。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总体上看,高中男女生物理学业成败归因存在明显的差异。虽然第一位原因皆为学习策略,但女生的评定等级显著高于男生;相比较,男生比女生更看重努力、考题难度、技能发挥、运气等不稳定性的因素和教学水平、他人帮助等外部因素,女生比男生更看重学习基础、学习难度等稳定性因素。可见,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作出稳定性的归因。

从成功归因看,男女差异不是很大,仅在兴趣、运气因素上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从失败归因看,男女差异较大,在努力程度、兴趣、学习策略、能力、运气、学习基础、学习难度7项因素上存在显著或极其显著差异;男生在努力、运气因素上评定等级较女生高,女生在学习策略、学习基础、学习内容难度、能力、兴趣因素上的评定等级都较男生高,且达到显著性水平。

(三)高中物理学业成败归因的年级差异

高中物理学业成败归因的年级差异见表3。

分别对高中生总体、学习成功者、学习失败者的学习成就归因因素进行年级单因素方差分析,再对经F检验后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q检验,可看出,在年级总体归因上,高一和高二、高三相比,高一在努力程度因素上的评定等级较高,在能力因素上评定等级较低,且存在显著差异;高三和高一、高二相比,在学习基础、学习内容难度因素上评定等级较高,且存在显著差异。

从成功归因看,年级差异不大。高一、高二只在考试技能发挥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一在考场技能发挥、运气两项因素及高二在考题难度、考场技能发挥、运气三项因素上的评定等级高于高三,呈显著差异。上述差异皆为不稳定归因,受具体情境的影响较大。随着年级升高,努力程度、学习内容不难(实为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等内部、可控、稳定的因素的评定等级逐渐升高,虽没达到显著性水平,但也可以看出其对考试成功越来越重要,而考题难度、考场技能发挥水平、运气、他人帮助等外部、不稳定因素的评定等级则逐渐降低。这也反映了高三学习成功者的自我意识已较成熟。

从失败归因看,年级差异较大,其主要特征体现在高一学生相对的高努力、低能力意识,高三学生较看重学习基础。此外,高三在兴趣、考题难度、学习难度因素上的评定等级,高一在教学水平因素上的评定等级,均高于高二且呈显著差异。这可能由于高三明显地提高了考题难度,加大了习题训练量,使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备感吃力;而各校高一物理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明显缺乏教学经验。

四、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高中学生总体上对物理学业成败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其中又主要归因于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

2.高中学生物理学习自我评价成功者与失败者在归因上存在显著差异。成功者倾向于作外部的、不稳定的归因;失败者较倾向于作内部的、不稳定的归因,但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也占较大比重。

3.高中学生对物理学业成功的归因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异不大;对物理学业失败的归因在性别和年级间存在较大差异。

本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物理学业成就归因的总体倾向既存在理想的一面,又存在不理想的一面。高中学生对物理学业成败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其中又主要归因于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等内部、可控的原因,特别是学习成绩不满意者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把学习策略列为第一位因素,这方面还是比较理想的。不理想的一面也表现比较突出,从成功归因看,高中学生比较看重教学水平、考题难易、考场技能发挥水平、师生关系等外部的、不稳定的原因;失败归因中诸如学习基础、能力、学习难度等稳定的、不可控的原因占较大比重。男女生相比较,女生学习成绩不满意者的归因倾向最不理想,学习基础、学习内容难度、能力、兴趣等因素对学生来说为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于这些因素对女生的物理学习极为不利。

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认为影响物理学业成败的主要因素(取前7位)为:学习策略、努力程度、学习基础、自信心和物理学习难度、能力、考场技能发挥水平、兴趣。与隋光远[9]、成云[10]等的研究结果比较可以看出:高中学生物理学业成就归因与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学业成就总体归因相比较有共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高中学生物理学业成就归因更看重学习策略、学习基础、自信心和物理学习难度,而家庭环境和运气等因素对高中学生物理学科成就归因的影响已不大。

本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学业自我评价的成败结果对学生的内、外部归因倾向有明显影响。学生在成功时倾向于作外部归因,在失败时倾向于作内部归因。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与我国的文化传统有关。

参考文献

1]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325—346.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96—98.

3]周友士.初中生数学成绩归因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2):38—40.

4]刘敏岚,梁宁建.中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社会认知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1999,22(6):561—562.

5]吕纪增,乔建华.中学生对学习成败归因的差异[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1):27—30.

6]许根娣.高中学生物理成绩下降的归因分析及教学策略[J].物理教师,1998,19(11):4—7.

7]茆洪浦,陆庆祝.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成就归因的调查报告[J].化学教育,1996,(1):1—3.

8]王雁.初中生学业成绩归因现状的调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2):65—68.

9]隋光远.中学生学业成就动机归因训练研究[J].心理科学,1991,14(4):21—26.

10]成云,卢清.高中生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训练研究[J].西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5):68—73.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