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致动因素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6630 日期:2023-11-07 来源:论文网
摘要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与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对影响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致动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致动因素包括:1认知亚结构;2接受心理结构。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体育欣赏能力的合理化建议,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欣赏能力 影响因素 致动因素 体育教学改革
Abstract the usage questionnaire survey, mathematics statisticses to reason logically the method with analytical method, logic, moving the factor to carry on analysis and inquiry into towards affecting university student’s athletics to enjoy the ability of with the result that.Think with the result that move the factor to include:1 cognize the second structure;2 accept the mental structure.Put forward to foster the rationalization suggestion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athletics enjoys the ability, provide the theories reference for the athletics reform in education of the high school.
Key word  University student’s athletics enjoys the ability influence factor with the result that move the factor   athletics reform in education
  一、前言
  现代大学生对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当他们的生活与体育的关系更加密切时, 对体育教学的学有所用要求更高,更具体。他们对如何欣赏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现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与之脱节。而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体育欣赏是连接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生活需求的纽带。本文拟把影响体育欣赏能力的致动因素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与讨论,为开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领域、拓展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华中师范大学2004级学生60名,武汉大学2004级学生60名,河南师大2004级学生60名,华南师大2004级学生60名,共计240名(随机抽样)。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图书馆查阅、搜集体育美学、体育欣赏、学校体育等方面与本研究有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对影响体育欣赏能力的三大因素进行论证。
  2、问卷调查法
(1)专家问卷:设计与发放问卷15张,回收15张,回收率100%,通过内容结构效度检验,它们的系数分别为96%和100%。
(2)学生问卷:华中师范大学2000级学生60名,武汉大学2000级学生60名,华南师大2000级学生60名,河南师大2000级学生60名,两次发放,两次回收,问卷回收率为75%,问卷有效率为90%,即发放240份,有效200份。在Windows系统运用Excel制作调查统计表,并进行数据统计,得出相关系数(R)检验和P值。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欣赏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与判断的一种心理过程。体育欣赏是一种心理过程。是指欣赏主体对客体活动或比赛的技术、技能、战术的理解与内模仿和对与之相关的体育文化内涵和外延的内化地评价与判断。体育欣赏能力是指人们对体育活动及内涵的内模仿和外延的内化并直接影响自我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体育欣赏能力的致动因素分析
  表1 致动因素数据表
问 卷 问 题 答案相同人数 答案不同人数 R值 是 否 不一定 分辨
系数 P值
1.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将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 196 4 0.885 67.5 28 4.5 1.8 1.8 P<0.01
2.大学生的观察力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 200 0 1.000 78 19 3 2.8 P<0.01
3.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欣赏。 200 0 1.000 82.5 15 2.5           2.6 2.6 P<0.01
4.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将会对体育欣赏产生影响。 200 0 1.000 86 11.5 2.5 3.2 3.2 P<0.01
5.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欣赏。 200 0 1.000 82.5 13.5 4 3.4 3.4 P<0.01
6.大学生休闲、娱乐的需要促使他们去欣赏体育运动竞赛。 188 12 0.857 48 44.5 7.5 1.6 1.6 P<0.01
  1、认知亚结构。观察是体育欣赏活动的门户。影响体育欣赏能力的首要因素应为观察力,如果没有观察能力,欣赏便无从谈起。观察主体与客体的一致是观察的客观要求,观察客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观察主体对它的认识的反复性和曲折性。离开了观察的客体,观察主体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观察主体对于观察中主体与客体的一致发生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思维是对观察的深入加工,是体育欣赏活动的核心。思维是人脑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过程。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间接性与概括性特点。思维在体育欣赏活动中的表现:思维是理解知识、技能的必要心理因素,理解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是创造性学习的核心心理因素;思维与感知内在统一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内模仿提供了理论依据;思维与问题相互推进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内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体育欣赏能力即是培养学生在欣赏体育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乃是思维与问题相互推进这一规律的具体运用。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问题解决常常是创造思维与再造思维的有机结合,创造思维是在创造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而体育欣赏可以为它提供更好的平台,体育欣赏活动将是人的个性潜能资源发展的沃土。创造性思维与知识经验相关的规律为体育欣赏的原理提供了依据。
  2、接受心理结构。体育欣赏活动的发生总是由主体和客体双方作用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从主体的方面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同样,对于没有体育欣赏能力的人来说,再精彩的比赛也没有意义。体育欣赏的接受心理结构包括以下几种心理要素:
(1)潜意识:是人能够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基础,分为行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即主体在体育欣赏活动中那种朦胧、混沌,难以言说的感受(美的享受和乐趣甚至快感)正是欣赏主体心灵深处被触动的反应即潜意识的作用。主体在欣赏时不止于客体的表层,而追求深度,这影响甚至决定欣赏活动的质量。
(2)兴趣:它包括动机和兴趣。动机是推动人们的内在原动力,动机是客体对象信息刺激的结果,内驱力和外在诱因相互作用而产生动机。获得性动机在主体表现为发现、理解,寻找新奇、新颖的信息、创造、追求愉悦的心理欲望,丰富自身、充实自身,发展自己,提高自身,扩大和加深人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是主体进入欣赏活动的根本所在;缺乏性动机由维持生理平衡的需要引起外,更主要的是由精神的渴求引起的;获得性动机和缺乏性动机是兴趣产生的心理基础。体育欣赏活动就是去寻求满足缺乏的精神需求的手段。在体育欣赏活动中,只有主体对欣赏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潜能才得到充分的调动,能力才得到逐渐的提高。
(3)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态度的体验,它标志着生存的质量和意义,是人对世界进行评价的内化反应态度。在体育欣赏中,主体情感在各种心理要素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情感就是欣赏效应的反应。
(4)理解。理解就是意会。理解分为前提性理解,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前提性理解是主体的先在条件,有别于欣赏主体的理解深入,即对某项运动、比赛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理解。表层理解是对客体的表面现象的理解。深层理解是对客体的象征、文化、内涵的把握,这是欣赏的最高境界。在体育欣赏活动中,主体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期待,即“懂得——理解体育比赛或活动,直观地感受到客体的内涵。”
  四、结论与对策
(一)致动因是影响体育欣赏能力因素的根本原因或本质原因,它是大学生有意识地针对行为目标而发出的内驱力。认知亚结构(观察力、思维方式、创造力)和接受心理结构(潜意识、兴趣、情感、理解)对体育欣赏能力的影响是起决定作用。
(二)对策
  1、高校体育教学必需增加体育欣赏基本知识传授,才能满足大学生对它的渴求;
  2、加快对体育欣赏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3、重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4、加强体育教师的体育欣赏知识地培训;
  5、充分发挥体育欣赏的潜在功能,发展学生个性,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饶坚.论体育欣赏的条件与过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1036-1037
2.胡小明.体育美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7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