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妙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5651 日期:2023-10-29 来源:论文网
  当古老的文明与现代文明同时走进语文课堂,又会呈现给学生一些什么样的精彩呢?信息技术在古诗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避免以往古诗教学中的弊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古代文明和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一、将图画生动形象地直接呈现,小学古诗一般都是借景抒情的,有些情景光靠老师的描述还远远不够,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才能在学生面前活灵活现,与学生达成共鸣。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让学生从图中感受,再来学习古诗,即使不用“残忍的肢解”,孩子们能够摇头晃脑吟诵出诗中的壮丽情怀了。  
  二、激趣引情,唤醒孩子们的求知欲,如教学古诗《枫桥夜泊》时,上课铃声未落,教室里已经响起旋律优美的古乐。在古琴的铮铮声中,孩子们安静地坐着,思绪穿越千年,直达唐朝那个凄清寂寞的夜晚,与张继一同站立船头,看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听乌啼钟声打破寂静。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启发想象,进入诗境。多媒体动画演示,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登鹳雀楼》时,我用动画演示一个个广袤的空间,此时夕阳依傍连绵的群山,黄河远去,滔滔入海,启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接着演示“诗人更上一层楼”的画面,学生很自然地与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中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美。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如教学《泊船瓜洲》时,引导学生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我用多媒体展示江南的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概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当学生理解了意思以后,自然而然会把“绿”读重、拖长。  
  总之,把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古诗教学,使教学手法变得丰富多彩、新颖有趣,教学内容直观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使之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对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