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历史课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性特强的学科,教材内容纷繁庞杂,史实浩如烟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纵横交错,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学生往往感到很难记,而且经常出现“交叉感染”。《课标》上说:“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没有积累,何谈理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历史课学习中轻松、有趣、准确地牢记一些知识点呢?教师必须注意平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识记训练以及记忆方法的指导。我在历史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方法使学生少花些时间多记些知识,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时效性。
第一,要求学生采用分散记忆法。学生往往把某一段教材反复地去背记,教师检查时到是记住了,但过一段时间差不多又忘光了,等到考试时又要花大力气去重新识记,费时费力。我采用了间隔分散记忆法:知识点基本背会后,要当天看一遍,一周复习一次,一月重复一次,考前巩固一次,做到“课课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但有些学生比较懒惰,对历史课不够重视,不能坚持做到,这就要求教师想办法督促、检查。我的做法是:设计一张“检查清单”,按当天——周——月的时间间隔,进行“拉网式”抽查,这样学生被“逼迫就范”,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了。
第二,要求学生采用歌诀记忆法。我采用“拿来主义”,人为我用,给学生传授了一些歌诀,又要求学生自己创造一些。如《历史朝代名号歌》: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汉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氐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国灭齐传于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亡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万方奏乐庆十一。
第三,引导学生采用概括、纲要记忆法。概括是抓住关键进行记忆的方法,而纲要又易于学生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可先把大量内容归纳概括为纲要,使用时由纲要再扩展为详细内容。如康有为的活动归纳为“上书、变法、保皇、复古、复辟”五个词,反映出康有为的历史活动演变过程;《南京条约》可概括为“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这样很容易记住,需要忆出时,只要在每段话上稍作回想,“添枝加叶”就可以了。
第四,要求学生采用联想谐音记忆法。联想是打开记忆之门的钥匙,谐音是记忆的窍门。在记忆过程中,可以对某些零碎的散杂的毫无意义的材料进行谐音处理,可以形成新奇有趣、富有意义的语句,这样就容易记住。如清军进军台湾的时间是1683年,因台湾山高水长,因此可谐音“一路爬山;印度民族起义的时间及导火线:1857年,土兵涂油子弹事件,可联想为印度土兵扛着“一把”装着涂油子弹的“武器”;西晋时期,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有匈奴、氐、羯、鲜卑、羌,史称“五胡”,可分别取一字,谐音记为:兄弟皆背枪。
谐音法可与其他记忆法结合起来,这样收效会更佳。如记1901年腐败至极的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主要内容可用“归类记忆法”归纳为四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抗斗争;③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驻兵;④修建使馆,划分租界。然后用“概括法”将上述四点压缩为“钱”、“禁”、“兵”、“馆”四个字,再用“谐音记忆法”记为“前进宾馆”,可以想像《辛丑条约》是在“前进宾馆”签订的,而一想到这四个字,就可以联想起《辛丑条约》的全部内容了。
还有诸如表格记忆法、对比记忆法、提纲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循环记忆法、自测记忆法等,教师在课堂上就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应对学生进行指导。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提高学生记忆历史知识时效性的几点尝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