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快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3678 日期:2023-10-10 来源:论文网
    知识改变命运,无论学习成绩好坏的学生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然而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科目的增加,一部分学生不知不觉中掉队了,特别是初中数学的学习。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植根于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深厚土壤里,它每一圈“年轮”都凝聚着人类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数学不应该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快乐的。为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期望让孩子们依然在快乐的学习中感受数学之美,形成这是我想要学习的知识,我要学好,我还要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我希望学生怀着这样的心态去学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体验到数学的快乐。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快乐地投入学习,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感受成功;在实践中再发现新的问题,从而继续探索,积极地学习更新的知识。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从心底激起爱学的愿望,只有学生爱学了,才能主动地去学好知识。
    一、用数学真快乐
    在进行平方差公式的教学中,我从快速计算着手,写下了如下两位数的乘法计算:25′35= ;37′43=;79′81= ;64′76= ;88′92= 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学习不止是考试的时候得到分数,在生活中,快速计算能帮我们节省许多时间。也让我的学生成了计算的高手,有的还把这种计算方法拿到低年级去显摆。教科书中这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人教版初二(上)P171有这样一个题:利用因式分解计算21′3.14+62′3.14+17′3.14学生只要仔细观察,正确解答该题是没有问题的。而学会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快乐体验因式分解的意义,远比让他们记住方法考试得多少分要有效得多。老师用心挖掘教材,处理教材,巧妙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是学生感受快乐数学的前提。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学了新知解决问题。如:“体育老师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你有什么方法?”“自行车的轮子是圆形的,为什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后学习新知。特别是后一题,学生的直觉思维告诉他车轮当然是圆的,方的就不好滚了,但一时讲不清楚,思维处于悱愤状态,于是迫切地想学习新知。在操作中建构知识,在讨论中完善认知。当他们明白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半径)都相等,所以圆形车轮滚起来很平稳时,就深刻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意义。
再如:“怎样给自己的相片做一个相框?”就会引发学生要学习周长和面积这些知识的欲望,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数学知识后有很大的用途。于是怀着一种需要的心态积极地投入学习中。
    二、受激励更快乐
    数学学习注重的是知识的获取过程,而不是只求结果,有这样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教学中有技巧的激励,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真的快乐。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我们的数学老师如果能在工作中多构思怎样来夸孩子,在任何情况下,既能督促孩子进步,又能保持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保证孩子得第一名高兴,得最后一名也高兴。随时保护好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的数学课堂就是快乐的。我们老师不妨站在长远的角度上去思考,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到底有多少差距。难道没上大学孩子一辈子就没出息了吗?绝对不是!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多针对学困生,帮他们建立起“我能行”的信心,让孩子们觉得:“原来数学学习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我也行!能听懂,会应用,感受成功的喜悦,得到老师的表扬,让学生感到学习是幸福快乐的。提高全民族的数学素养,大面积提高数学教育质量就不会是梦想。
    三、攻难关,苦亦乐
    学习就是苦中作乐,教师要让孩子发现数学之数学呢,就是要想办法把孩子的争强好胜的性格调动起来,让孩子去战胜自己,与孩子一起体会学习的快乐。探索数学和探索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既是艰苦的,同时又是快乐的,只要你热爱它,就会觉得其乐无穷。对于优生或数学苗子,老师的引导和适当的拔高难度是有必要的。我们在提倡大众的数学的同时,培养一些数学精英也是必须的,我们可以把奥数的题目作为学习数学的推进剂。那么,怎样使用奥数的题目呢?我们每学完一个章节,就可以给成绩较好的学生布置几个相应的奥数题,让学生挑战自己,看看能否做出来,时间可以留长一些。实际上,这些题目更能使学过的知识点加以融会贯通和拓展,并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延伸,使学生养成百折不挠的精神。
    我在教学中,还倡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相互较量,在上学的路上、在劳动过程中,随时想当天或近段时间的问题互考。学生乐此不彼。相互挑战中增添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爱学——会学——乐学,是逐步递进的,不断循环的,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教育境界。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设各类适宜的情景,尽量做到使枯燥的材料熟悉化,陈旧的材料时代化,抽象的材料形象化,让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和需要感。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情景,赋予他们学习的外在动力;指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原动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