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练习反馈的有效性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3596 日期:2023-10-09 来源:论文网
    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最核心的内涵就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师生互动,老师动口,学生动手,师生间协调 配合,共同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知识可以讲清楚,但能力,必须通过训练来形成。这样一来练习的设计尤为重要,练习设计必须突出有效性。以下是我结合初中数学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课堂练习设计的一点思考。
    一、数学课堂作业现状
    数学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主要途径。通过完成一定量的数学课堂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数学课堂作业设计或多或少的还存在以下问题:
    1.枯燥乏味,无吸引力。
    目前,部分数学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过分追求数学学科的规范性,过分注重数学化,不与生活联系,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毫无趣味可言,使不少学生缺乏完成作业的激情和兴趣,迫于无赖去完成,使得作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题量如海,有量无质。
    数学作业堂堂有,学生堂堂做。作业量过重,许多老师搞“题海战术”,只图“量”,不求“质”,一味盲目地“强化”训练。其实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导致思维活动空间减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更使学生负担过重,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使学生作业效率大大降低,作业抄袭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3.无目的,无梯度。
    很多教师在选取课堂作业时,本着“拣到篮里就是菜”的做法,没有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全体学生一概而论,要求统一,布置的作业层次不分明,没有梯度,这种做法,使得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做无谓重复,没有创新,仅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达不到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效果。而学困生又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对许多题目束手无策,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
    二、如何做好课堂作业的合理设计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消极的容器,要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财富和技能,必须自己学会学习,学会评价。有效的课堂练习,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通过作业的布置,使学生相信自己有做数学题的能力,而不是害怕或者厌恶数学,从而树立信心去应用已具有的数学技能,提高数学素养。
    1、课堂练习要注重基础性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对于新课中的新知识点理解到位,必须让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而参与的前提是全体学生都能尝试解决基础性练习, 这样不但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更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在练习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学习的兴趣。
    2、课堂练习要有层次性
    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练习,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中有不同的发展”。 练习要有基础题,也要有发展题,还要有提高题,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学习的要求。练习设计要相互衔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在学习等边三角形时,对于一道题我根据学生实际由易到难设计了六个问题。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分别以AC,BC为边向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CD与等边三角形BCE,连接AE,BD交于点H,分别交DC,EC于点M,N,连接MN,HC,
    求证:            
    (1)AE=BD        
    (2) CM=CN
    (3)MN//AB
    (4) △CMN是的等边三角形
    (5)∠EHB=60度
    (6)HC平分∠AHB
    这道题的六个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紧扣,前面的问题为后面的问题作铺垫,让学生分组讨论,协同作战,充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一个个问题逐一解决,学生真真品赏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兴趣。
    3、课堂练习要强调变式性
    通过设计变式练习,可以脱离就题论题的模式,让学生从题海中逃匿,很轻松地就能理解此类题目,且能达到举一反三之功效。同时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练习,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进行纵向或横向的展开,能加强学生对诸多知识和多种方法的理解和变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中习题、例题的潜在功能。同时提炼出最佳解法、优化解题思路,从而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效果。
    4、课堂练习具有生活实用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总之,课堂练习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要精心设计数学课堂练习题,让学生会做,让学生感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