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学生在数学运算中体会成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2876 日期:2023-09-30 来源:论文网
    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一、在教学上采取先入为主的方式
    先人为主的意思是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所以我们就利用学生的这个第一印象,明确的给他们正确的方法。而不要在新课上强调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混淆学生视听.事实证明课堂上你说得越多学生掌握得越不好,那么该怎么办呢?其实数学运算不光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渗透化归思想,类比思想,观察能力等。
    二、引导学生明确算理,形成程序化
    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性质中.有的是运算的依据,说明了“为什么可以这样做”的理由,有的是运算的方法与步骤,给出了“如何做”的程序.即算法.学生学习了有关的概念、性质、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法则、步骤,然后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即练习),逐步形成某种运算技能.在数学学习中,运算不正确的原因常常是概念模糊,公式、法则遗忘、混淆或运用呆板的结果。
    比如有一道填空题:一2x=6,则x=   ,它的依据是  很多学生能够填对第一空,但第二空这个依据让他(她)很为难,据统计全年级有近一半的学生不明确.可见学生会做了,还不一定都懂了,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中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由此可见。培养运算能力的首要前提,是让学生准确掌握数学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运用公式、法则,并在运用过程中加深理解。
    三、重视错题的分析,对症下药
    学生做错了该怎么办?我的主张是:有错必纠.但要注意的是典型错误集体纠正,个别错误单独辅导,并且最好采取让学生互评的形式,这样的好处是在于:其一,针对性比较强;其二,学生听课目标比较明确;其三,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培养学生自我检查,及时反思
    实际上,学生的自我检查是一个习惯养成的前提,其检查方式越多,思维也就越灵活,同时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学习观,纠正草率从事,不负责任的态度,以保证学生解答问题的正确率和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当然,数学运算,可以允许一些学生用多一些的时间达到要求.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会”,“比较熟练”。“熟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要求,而不是一概而论,苛刻要求,避免对基础差的学生提出过分要求。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坚持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其规范书写格式,严谨运算步骤,明确运算依据,我们的学生都会有所进步。这一次次的进步哪怕是小小的进步都会激发他们的斗志,让他们翱翔于知识的海洋中。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