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学学生数学动手能力培养的尝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2669 日期:2023-09-28 来源:论文网
代写论文网: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所以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标准》还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方式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学校的“自学——互动——深化”三步式教学指引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就《字母能表示什么》一课,谈谈自己是怎样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起来的。
     一、以游戏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先把脑“动”起来。在这节课开始,就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数字游戏,游戏的内容是:随便想一个自然数,将这个数乘5减9,再把结果乘2加18,无论开始想的自然数是什么,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得到的数的个位数字一定是0,问学生:你相信吗?给予学生讨论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实践了一下,验证这一游戏的正确性。通过学生的实践,学生很快发现上面的游戏是正确的,此时提出问题: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字母能表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引出课题,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就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了。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牙签代替火柴,让学生分组(6个人一组,每个组发了31根牙签)按下面的方式搭小正方形
    
     让学生自己动手搭正方形,然后提出问题,按图中的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    根牙签,搭3个正方形需    根牙签。这些问题,学生都是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得出答案的。经过第一次尝试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激发起来了,这就体现了让学生动手获取知识的机会,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搭7个这样的正方形,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这时大多数学生已经动起来了,大家都在搭小正方形,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大家动手操作以后,学生很快就知道了搭7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22根牙签,10个这样的小正方形需要31根牙签。
     三、通过实践,发现规律,提出猜想。杨振宁教授曾经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兴趣和能力方面不如欧洲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所以教学工作者应该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地突出教学的实践性,给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手脑并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保护学生的动手热情,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学生搭完10个正方形后,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搭10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牙签,问他们怎么得到结论的。这样学生利用前面的基础,分组探索搭100个正方形所需要的牙签数,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有学生就得出了结论,但是我并不局限于他们的结论,而是让学生告诉我,他们的结论怎么得到的,这样学生就利用手中的牙签搭给老师看,把他们的想法告诉了老师,在观察了几个小组的摆法后,综合几个组的摆法,找出牙签数的规律,发现牙签数的逻辑关系,从而得出计算牙签数的通式,(即:用字母表示数),这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使之产生了积极的数学情感。在学生归纳出搭100个正方形所需要的牙签数后,再利用电脑动画(PPT)向学生展示了几种摆法,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果,使学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在这节课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正方形,以及利用多媒体来展现正方形摆的过程,这种多形式的直观教学手段,特别是让学生“动”起来的直观教学手段,不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且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稳定和集中,思维更为积极和敏锐,记忆的保持更为丰富和活跃,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这也是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我还特意安排了一个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利用家里的秸秆,稻草、木棒之类的东西,按下图的方式摆金鱼,


    这个课后作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学有所用,这样可以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随手拈来就用,不用再去买,这是城市学生没有的条件。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想方设法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在充满活力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合作和创造的快乐、发现探索活动的魅力、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深刻地感受到数学是美的,数学课堂是快乐的!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