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部分学生父母在外打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甚至有些学生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针对以上现状的特殊性。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式抄抄写写,以及为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又怎么能使农村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兴趣?我认为要从如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在日常教学课堂中,新颖有趣的开讲,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比如喜欢赵本山、黄宏的小品和冯巩、牛群的相声,他们的表演总能给人们带来快乐轻松的笑声和愉悦的享受。当时,我就想能否将他们的表演才能引入课堂呢?然而教学中的“趣”又不同于相声、小品演员的“趣”,教学中不能哗众取宠,教学中的“趣”应体现教师的睿智、才华和能力。课堂中的“教”与“学”是互动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的精彩表演,还要起好“导”的作用。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上,突出个性化教学思路,就是思路新颖,别出心裁。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天净沙•秋思》时以清静悲凉为“突破口”、教学《三峡》时以豪迈奔放为“突破口”等,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激励、启发、引导。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从而创造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二、创造宽松、自由、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教学过程要建立课堂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在讲课过程中可走到学生中间,一边讲,一边与他们进行眼神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适时地赏识、肯定或使用表示夸奖和钦佩的手势,如伸出大拇指、鼓掌等,这样做能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故乡》的教学时,一学生提出为什么要看西瓜地? 另学生脱口而出“西瓜就是吉祥的象征”,我立即夸奖他这个解释多么富有文化内涵,说他读的书多, 见识广,也许作者根本就没这么想,但这样解释应该是最好的。我这样一说,那位学生不知有多么幸福。
三、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爱学
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各种语文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兴趣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首先,在学生自学后,主动汇报,交流学习。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 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我们通常是让学生站起来就说话,避免举手指名等烦琐形式,学生说话不拘束,课堂呈现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情绪高昂的场面,讨论、争论中产生兴趣的氛围。
其次,可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互相讨论,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借鉴意义。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再次、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找岔子、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发问,鼓励创新。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当学生想法与老师不一致,教师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耐心倾听,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要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乐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四、批改作文要多给以鼓励
评改学生的作文要注重时效性,批改要及时,要有针对性地改,批语应是鼓励性的语句,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评改的方法可以选取几个人的小组互相讨论,共同修改,也可以用面批面改的方法。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给予赞美,以激发其写作的兴趣。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引导帮助,不能横加指责。
当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当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将其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时,不但“作文难”会离我们远去,而且我们将会不断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他们,赋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理解和热爱学生,对教师来说,大而言之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小而言之则是教师的修养,是师德。教师要创造条件,如组织学生办手抄报、讲故事、成语接龙、答记者问、辩论会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的机会,从而激发对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有的学生字写得好,有的学生普通话讲得标准、流利,要让他们尽情发挥这些特长。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鼓励,并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其次,初中学生好动,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 设计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语文活动, 在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能力。活动可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不一定只指课外活动,课内也可以开展一些小型的活动。比如课前4分钟的讲故事比赛, 演讲与口才动l练,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的查字典比赛、书法活动、仿句练习等活动。专门开设语文活动课, 分小组开展各种语文活动, 也可以作自我介绍、家庭介绍、宠物介绍、家乡介绍、民居介绍;自创相声小品表演、自创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节目主持、社会热点评论、小辩论等语文活动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兴趣。
再次,开展适量的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让学生尝试新的体验,对于有兴趣的事物作进一步的探究。学校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置身其中,去看、听、尝试、探索及操作,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使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
总之,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农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