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阅读或是语文阅读测试中,常常会在文本中遇到一些结构复杂的句子,给我们的阅读带来较大的障碍。有些句子因为是文章的关键句,便影响到我们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下面以恩格斯的名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一处长句为例,谈谈这类句子的处理方法。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一、提取主干
打蛇要中七寸。虽然这类长句结构复杂,修饰成份繁多,但是只要我们抓住主干这个“纲”,其“目”也就自然理顺了。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为这个句子的主干,其余都是依附于这个主干的枝叶,起修饰和说明作用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它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和全文的中心——赞颂马克思一生的丰功伟绩是一致的,也就可以明白这一段话在全文中地位和作用,并可以理清全文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
二、梳理枝叶
主干表达的是句子的中心意思,而其枝叶则是为了更准确、更丰满、更生动地表现主干的思想内容。把它的枝叶梳理清楚,我们就可以更充分、更深入地把握该语段的意思。其方法是,先分类理清定语、状语、补语,然后逐一分析它们的作用。如:“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这一比喻是句子的状语,起了类比作用,突出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伟大历史意义。状语的提前,则对意义的伟大更进一步起了强调作用。又如:“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是插说部分,对上文“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作补充说明。而冒号以后的文字,则与“简单事实”构成复指成分,突出了对马克思这一伟大发现内容上的具体阐述。这样,我们对其修饰成份逐一梳理分析,便可慢慢解开心中的迷团。
三、抓关联词语
句中的关联词语既点明了层次又揭示了句间的关系,因此,它们是准确理解语段的一把钥匙。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这个句子中的冒号之后的部分。通过分析关联词语看逻辑推理过程这句话冒号以后的内容,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层,使用了由关联词语“首先必须……然后才能……”所构成的条件关系复句来表达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观点。第二层,使用了“所以”“从而”来揭示“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一因果关系。第三层,则用“……而……”这一表示对比的并列复句来阐述马克思这一观点的划时代意义。这样,我们借助句中的关联词语,便可清楚准确地把握句子的意思。
总之,遇山开路,逢水架桥。我们在阅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善于思考,用心寻找规律和方法,便可于“山重水复”之处见到“柳暗花明”。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拨开云雾见晴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