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当前,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亦成为教学上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一名乡村语文教师,结合语文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更好的操作性和实效性。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主渠道。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占学校生活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教学的状况。教学进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也可以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健康的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过程,应融合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一、充分发掘课堂信息资源
教材内容信息量巨大,从不同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它们既有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也有心理教育因素,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心理健康教育不可以忽视这样良好的资源和时机,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掘这一资源,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例如,在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时,我首先让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尤其是对火烧圆明园的大量史实,以及火烧前后的圆明园的图片,并且了解了当时世界的局势,许多同学对英法联军在暴行感到无比的愤怒,也为自己国家的落后及当时的政府的腐败感到悲哀,我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感受交流。并且站在作家雨果的立场去体会作者的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让学生从更高一层次去体会,什么是爱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雨果学习。爱国不等于爱政府,爱国是要让自己的祖国变得更文明。如果这个政府是像1860年的法国政府一样野蛮的或者是像清政府一样腐败的,那么每一个爱国的人都有责任批评它,改变它!
二、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氛围
所谓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就是教师通过调整自己的教学情感、心态和教学行为,来优化课堂教学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产生积极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以营造课堂教学气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调整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包括对学生的态度、教材的组织、教学方法手段、期望值、评价方式等),改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能使学生既有效地掌握学科知识和提高能力,又能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点燃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学生的求知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内驱力,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要求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表现出一种好奇。好奇,使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奇心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好奇心,求知欲,可以在课堂中随时抓住注意力,学习起来不觉得疲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它本身又是重要的良好心理品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改革教法,指导学法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常用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中具体选用哪种教法。应该视它是否有利于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发展创造力和学会学习。因此,教学方法应依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而不断改革。
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的学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学科知识的关键,教师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是一项富有意义的心理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成功的教育不仅是会教,更是教学生会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定计划、预习、听课、记笔记、课后练习、复习等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记忆、阅读、思考、操作、实验,指导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珍惜时间,如何正确对待学习上的成功与挫折。要根据教育心理的规律、根据科学学习的方法、根据自身的经验教训和他人的成功经验经常指导、教育。要重视个人指导,特别是对有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学生,更要及时帮助、纠正。学生有了正确的学法,减轻学习的心理负担,学习起来得心应手,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3.爱护学生,沟通情感
这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方式方法而言,教师的教学态度、方式决定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对学生的尊重与激励可减轻或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压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和产生自信心、成功感。
青少年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成长阶段,维护自尊是他们强烈的心理需求。尊重他,就等于送给了他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使他能自尊、自信、自强,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而经常及时地表扬一个人,不但使他感受到了你对他的肯定,而且使他对未来更有信心,这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心理动力。这些往往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特别是困难生,许多困难生的真正困难并不是他的笨拙,而是他的自卑、畏难的心理,因为长期面对诸多的批评,使他们缺少学习的良好心理状态,对自身的能力感到自卑。另一方面他们又不甘现状,急切希望能得到帮助,这时如果周围的人与事不能吻合他们的心理状态,便逐步向负面发展,成为与教育相斥的心态,处事待人表现为一讲就烦,一批评就反感,就形成了所谓的逆反心理。教师多表扬少斥责多鼓励少挑剔,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我不行”,而是努力不够。愉快的心情源于内心美好的教育回忆,赞美、表扬、肯定的教育方式带给人的是信心和勇气。
总之,课堂教学中,潜藏着巨大的心理教育因素,是能够有效扩大心理教育影响的重要渠道,是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的极好机会。只有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才能造就出时代所需的人才。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教育的几点做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