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是一篇文言文,近年来,此文教法多样,创意不断。
传统文言文教学,教师习惯于站在讲台上唾沫横飞逐字逐句讲解,用自己的知识积累替代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则手忙脚乱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这种做法因为能在短期内出成绩,慢慢被教师所接受;学生因为考试的压力,时间的紧张,觉得装到碗里的现成饭吃得更香,吃得更有效率,也慢慢被学生所接受。完全按照这种方式上课,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疲劳,课堂上死气沉沉,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更严重的是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倦的情绪,一讲到古文就叹气。
文言文教学应该有长远眼光,要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和信心的培养。教学时不能只注重词语的课本意思,更不能对文章语义的一知半解、囫囵吞枣,而应对正确理解语义提供方法指导,提供“资料”“工具”背景,提供揣测的示例指导,这样有助于对文章的字词句的理解。指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表层走向深层,从平面化转向立体化,从再现性转向创造性。从而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能够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
在教《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时,要充分让学生阅读,随后结合课文注释、工具书、资料等思考,然后讨论,老师请同学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听发言,适时纠错。第二课时,我结合对文言文的思考,设置了如下的教学方案:第一板块复习导入;第二板块现场还原;第三板块问题采访与互动;第四板块讨论延伸。现场还原中,同学们编演了精彩的课本剧,活泼可爱的演出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第三板块,一位主持人同学走上了讲台,她摆上了几张凳子,邀请刚演出的同学坐在一起,进行了一次谈话,谈话时既有向演员提出问题,也有与观众的互动。如针对晏子的回答,表面上楚王很热情,抓住表面上提问,“表面上”话中有话啊,楚王的言行哪处最深深地刺痛了你?从而引出课本剧的“矛盾”。再比如说,当问及晏子,面对楚王的质问“齐人固善盗乎”,晏子是不是觉得这是楚王的诬陷或者是设置的一个阴谋呢?这时同学情绪激动,课堂气氛很高昂。主持人灵活的将话语权抛给了底下的同学:同学们,机会让给你们,如果你是晏子,处于那样的环境,你会怎么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了对晏子这个人物的理解。
教完《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教者发现学生对文章人物和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但教学是一门难度很强的艺术,很多准备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习惯培养,文言文的学习趣味性培养,提高语文修养更是无从谈起。文言文教学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教者会在教学中认真思考、探索,使受教者能从古代语言文化宝库中获得更多的营养。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谈《晏子使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