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学生写作文的畏难情绪?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0230 日期:2023-08-30 来源:论文网
许多小学生怕写作文,把写作文当作是一件很苦恼的差事,教师该怎样消除学生写作文的畏惧情绪,使学生乐于写作呢?
一是培养想象力,鼓励学生勇于创造。想象就是人们大脑对曾经知道的各种有关事物的形象加工改造,创造从未知觉过的甚至是并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在人们的认识中,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在学习、游戏、以及阅读课外读物等活动中也经常在头脑中创造出许多新形象。作文时常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合理想象,在观察情景时既看到具体的情境,又展开联想,题目给予灵活性,让学生自拟提纲,引导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力求多向思维,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和创新能力。要使作文成为一种人格教育,人生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手段,平时就要求学生根据假设情景,凭借生活逻辑,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精彩的片段,捕捉感人的场面,这样广开思路的指导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写作的具体内容往往因个人的观察角度和个人写作水平不同而各异其趣,然而,一味机械地仿写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会出现千篇一律,思路相同的作文。
思维如果缺乏多向性,多维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稳定的思维定势,它一经形成会影响构思的精妙,取材的新颖和语言的创新。所以在作文时,有计划地创设某种情景,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鼓励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是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及时展评表彰。鼓励学生多写,可先求量后求质,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很难有质的飞跃,培养学生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在教学中发现好的片断让学生仿写。为了鼓励学生多练笔,每周组织一次欣赏活动,评出最佳日记,最佳短文,班级每月开展一次优秀作文评选活动,使学生的兴趣更高更浓。同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程度,有计划地上好每一节作文课,教一些作文知识,有的放矢地进行安排训练,帮助学生解决习作中的困难。只要调动了学生的情感需要,写作就会变成积极主动的行为,学生通过努力,写出一篇作文,渴望得到好的评价。因此,好的作文,好的日记都应在班上范读、展评。教师在评语中,要尽量多用鼓励性语言,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哪怕写的作文只有一句写得好,也要提出表扬、肯定,从而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达到一定的鞭策作用,使学生从教师的肯定中获得心理的满足,增强信心,提高兴趣。
三是积累素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兴趣是一种学习品质,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有兴趣才能促进学生思维,努力探索,有兴趣才能改进学习方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而创设情境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情境应是情和境的交融,它包括情感和环境两个方面的内容,这里的环境指的是能直接唤起情感的某种具体环境,恰如其分的环境,能唤起学生想象,愉悦,能调动起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的作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如以小学语文教材上的古诗《江雪》一课作为背景,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冬天或雪的作文,将那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满天苍白的银色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创设一种极其孤寂、悲苍的一种情景氛围,把学生引入一种充满想象的情境世界,打开了学生的心诽,激发了写作的兴趣。转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