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肺部感染病原菌构成特点及耐药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9965 日期:2025-11-03 来源:论文网

       作者:倪敏霞,杨华,武晓云,赵淑斌

【摘要】 目的了解老年人肺部感染病原菌的构成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16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46例痰培养阳性分离出52株病原菌,其中G-菌48株,G+菌7株,真菌3株。G-菌对三代、四代头孢耐药率明显上升。结论老年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仍以G- 杆菌为主,但病原构成的侧重不同,细菌耐药现象严重,应尽早进行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 肺部感染;老年人;病原菌;耐药

 掌握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的构成特点及耐药情况,对合理使用抗菌素有重要的意义。现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及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老年肺部感染患者160例临床资料,均根据临床症状及X线胸片检查明确诊断。入院后均予以痰细菌培养,其中痰培养阳性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3.5岁。患者大多合并慢支、肺气肿,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1.2标本采集:

  患者晨起后清洁口腔,生理盐水漱口后用力咳出气道深部痰液,咳入无菌痰培养瓶中,立即加盖,1h内送细菌室做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连续2-3d。

  1.3药敏试验:

  将合格标本接种于MH琼脂平板、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及沙保罗平板进行细菌培养,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标准执行。 使用仪器为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PHOEN1X—100,质控菌株为ATCC25922、ATCC25923、ATCC27853。

  2结果

  2.1病原菌分布:

  46例阳性标本共分离出致病菌52株,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2.2药敏结果:

  对G-杆菌敏感性有高到低的抗生素有亚胺培南、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头孢噻汚、头孢他定、头孢吡污等。痰培养阳性的主要G-杆菌及G+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见表2-3。表146例患者痰培养致病菌分布类别致病菌名称菌株数比例表2分离出主要G+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表3分离出主要G-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肺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仍以G-杆菌为主,但病原菌构成的侧重不同。既往G-杆菌主要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1-2];本次痰细菌培养结果G-杆菌主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既往对相应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对目前的病原菌已有较强的耐药性(表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定,头孢吡污及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68%、73%、56%;但大肠埃希菌对以上抗生素的敏感率依次为32%、41%、30%;鲍曼不动杆菌对以上抗生素的敏感率依次为0、7%、7%;对同一种抗生素的敏感率也有较大的变化,例如三代、四代头孢及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导致头孢噻汚、头孢他啶、头孢吡污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耐尤其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污的敏感率由2009年以前我院的统计数据46.2%下降到2010年的7%,耐药率明显高于国内文献报道[3];左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的敏感率由2009以前的统计数据86.7%下降到2010年的56.5%,耐药率明显增高[4]。左氧氟沙星对大肠埃希菌敏感率下降至30.4%,也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亚胺培南对G-杆菌的敏感性较高,这与我院很少使用该药有关。总之,目前大量新型抗生素的问世及临床上的盲目使用,使得新型超耐酶菌株的增加,临床选用抗生素更加棘手。

  对于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治疗,临床上应避免经验用药,重视细菌的种类分布和耐药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株的产生。抗生素的选择最好根据痰菌药敏测定,若抗生素无效,及时更换治疗方案。当一种抗生素广泛或使用较长时间后,耐药菌株的产生使该药的临床效果明显降低时,可考虑在一段时间内停用该药物,这样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耐药菌株也会减少。

参考文献


 [1]李世杰.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J].中国医药指南,2009,19:109-111.

  [2]李智山,邓三季.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体外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4):458-460.

  [3]李燕子.155例老年肺感染患者痰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4):790-791.

  [4]蔡心安.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下呼吸道感染及耐药机制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5,3(3):266-26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