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4663 日期:2025-09-08 来源:论文网
【摘要】 肠道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病名过去一直比较混乱且多,如结肠功能紊乱、黏液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综合征、激惹性肠综合征、肠应激综合征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倾向于肠道易激综合征这一命名。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
  本征以20~50岁发病较多,女多于男。其中精神紧张、孤独、心情不畅的家庭主妇偏多。为消化门诊的一半。我国张锦坤在2 950名干部体检中,发现715名有胃肠道症状(24.1%) ;在其本院医护人员256人中,55人有胃肠道症状(21.5%),非常多见。
  一、病因
  与如下因素有关。
  1.精神心理因素 如严重的焦虑、抑郁、紧张、激动和恐惧等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调解,引起结肠运动与分泌功能障碍。国内章正绪报道这一因素占45%,国外高达80%。
  2.饮食因素 如过食生冷、辛辣、香燥食品。油腻对结肠运动功能影响较大,高蛋白可致腹泻,纤维过多食物可引起肠功能紊乱;低乳糖酶者摄入多乳糖,可出现IBS某些症状。
  3.感染因素 本征不是感染性疾病。但微生物或寄生虫所致感染性肠道炎症,能改变结肠的反应性,特别是患痢疾后,本征发病率可增高。
  4.肠道菌群失调 正常人肠道以厌氧菌为主,需氧菌以肠杆菌占优势。如改变饮食种类,过量食用某种食品,长期口服抗生素后肠道菌群比例失调,革兰阴性菌减少,患者粪便需氧菌明显增多。
  5.遗传因素 许多人从童年或从青春期开始就有本征,并在同一家族或家族中多人患本征,可能与遗传有关。
  6.其他因素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类癌、糖尿病、肝胆疾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常服泻药、灌肠、妇女月经期等因素常诱发本征。
  二、分类
  目前尚无统一分类标准,以下分型可供参考。
  1.痉挛性结肠型 以下腹特别是左下腹痛和便秘为主。
  2.无痛性腹泻型 以腹泻为主伴有黏液。
  3.混合型 可有腹痛、腹胀与便秘、亦有腹泻者,或两者交替出现。
  Bockus所分三型:结肠痉挛型、黏液腹痛型、神经性下痢型。
  池田所分三型:不安定型、持续下痢型、分泌型。
  另有分四型: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黏液性。
  三、症状与体征
  1.腹痛 最突出,多在下腹或左下腹,便前加剧,便后立轻,冷食后加重,遇热减轻。多在清晨4~5点钟疼痛。是由于肠道动力学改变,缩胆囊素(CCK)使结肠收缩功能增强引起腹痛。
  2.腹泻 常为黏液性或水样腹泻,每日数次,甚至几十次,常有排便不尽感。但不见瘦,体重未减。这是由于乙状结肠张力减低,结肠黏膜分泌增多而引起腹泻和黏液便,甚至形成黏液管型。结肠液体吸收障碍使过多液体停留于结肠,前列腺素增高促进肠黏膜分泌黏液,而致黏液便。
  3.腹胀 常与便秘或腹泻相伴,以下午和晚上为重,肛门排气或排便后减轻。
  4.便秘 多见于女性,排便费力,排便紧迫感,每周排便少于1次,每日排便少于40g,有些患者10余日才排便1次,粪便干而硬。有时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5.其他症状 40%~80%有精神症状,对各种反应过敏,心烦、焦虑、抑郁、失眠多梦等。约1/2伴有尿频、尿急。有的阳萎和性交时疼痛。
  6.体征 腹胀严重者可见腹部膨隆、腹痛在脐周围及左下腹有压痛。腹泻者肠鸣音亢进;便秘者肠鸣音减弱,直肠指诊后壁触痛。也有的无明显体征。   四、诊断
  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和特异诊断方法,下列几种诊断可供参考。
  1.我国1986年11月全国慢性腹泻学术会制定IBS诊断标准为:①以腹痛、腹胀、腹泻及便秘为主诉,伴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状。②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体检仅发现腹部压痛。③3次以上便常规及培养均阴性。便潜血阴性。④钡灌肠检查阴性或结肠有激惹征象。⑤纤维镜检部分患者运动亢进,黏膜无异常。组织学检查正常。⑥无痢疾、血吸虫病史,试验治疗无效。临床研究选择病例应超过2年。
  2.还有1988年9月在罗马制定的标准、1989年日本的标准、Khuis诊断记分标准(略)。
  五、治疗
  1.药物治疗 由于病因及症状个体不同而差异较大,故治疗时应遵守个体化原则,针对病情制定出灵活的方案。对症治疗。用药要慎重,避免滥用。有的任何药物都无效。精神紧张、失眠严重等神经官能症,用地西泮睡前口服。也可用调解自主神经的谷维素20~50mg,3/d。腹痛严重者,用阿托品、颠茄类外,可用钙通道阻滞药维拉帕米(异搏定)或硝苯吡啶10mg舌下含用或口服,3/d,以减轻腹痛和减少排便次数。腹泻严重者可用溴化赛米托品(cimetropin bromide)50mg饭前服,也可用洛哌丁胺(易蒙停, imodin)2mg,3/d,或用磷酸可待因15g,3/d。便秘者用液状石蜡、蓖麻油、番泻叶口服;用开塞露或甘油栓注入肛内;长期便秘但大便不干硬者可用多潘立酮(吗丁啉)l0mg,3/d,或西沙必利l0mg,3/d。如有黏液便可用吲哚美辛(消炎痛)25mg,3/d,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黏液分泌。菌群失调者用促菌生2.5g,2/d,或用双岐杆菌乳剂每次服50ml,或丽珠肠乐,每次1~2粒,2/d,儿童酌减,重症加倍。
  2.心理治疗 非常重要,即使药物疗效不好,心理治疗可能取得较好疗效。主要帮助患者找出精神因素,进行疏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疑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切忌生气、着急、上火,保持情绪稳定。失眠者用催眠法有一定疗效。催眠期间直肠敏感性下降,症状随之消失。饮食切忌生、冷、硬、辣、高脂、高蛋白及刺激性食物,多吃热菜,多吃易消化的饮食。定时作息或戒除不良嗜好。
参 考 文 献
[1]陈治水,闫红,路遥.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8年01期.
[2]陈霞.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演变规律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3]陈振侬.肠道易激综合征[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1年01期.
[4]沙建梓.肠道易激综合征的诊治[J];山东医药;1992年05期.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