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关秋红,武维屏,田秀英,苏惠萍,金晨曦,冯淬灵,任传云
【关键词】 益气活血化痰贴;穴位贴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冬病夏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的常见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反复发作,肺功能进行性下降。防治其进展的关键环节是减少急性发作。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中医特色疗法,临床研究显示穴位贴敷可以延缓肺功能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在防治COPD中显示出一定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来源于2007年5月-2008年5月在东直门医院呼吸科及其对口支援社区站就诊的COPDⅠ~Ⅲ级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筛选入组病例共100例,在临床试验中,因资料不完整,或因其他因素剔除、脱落病例18例,试验结束后完整资料一共82例。其中治疗组42例,男性25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1.30±9.86)岁,平均病程(10.3±2.2)年。对照组40例,男性1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2.75±12.98)岁,平均病程(11.3±2.4)年。2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程度、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诊断标准筛选病例[1]。
1.3 排除病例标准
①年龄在50岁以下及75岁以上;②对本药过敏者;③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功能损害及其他系统严重病变的患者;④精神疾病患者;⑤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及安全性判定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方案规范化治疗[1]:Ⅰ级按需使用万托林(Ventolin,100 μg/dose;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h30070377)200 μg,必要时吸入;Ⅱ级规律使用万托林200 μg,爱全乐(Atrovent,20 μg/dose;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h30030368) 40 μg,每日3次吸入,并给予康复治疗;Ⅲ级治疗基本同Ⅱ级,若病情反复加重者,吸入普米克都保(Pulmicort Turbuhaler, 0.1 mg/dose;AstraZeneca,Sweden;h30030583)0.2 mg,每日2次。
治疗组:除上述治疗方法外,在三伏每伏第1日用益气活血化痰贴进行穴位贴敷,时间4~6 h。益气活血化痰贴主要成
分为黄芪、半夏、地龙和水蛭等,由本院制剂室提供,贴敷前1 d将药物粉碎,用姜汁调拌,制成药饼,用纸质胶贴固定所选穴位。随访1年。
1.5 观察指标与方法
1.5.1 肺功能检测
检测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比值,由本院肺功能室检测。
1.5.2 生活质量评分
应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2],使用协和医院2002年SGRQ问卷软件,分别对COPD患者的症状(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对身体活动影响、对生活状态影响以及总分进行记录及对照。
1.6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均数间的相互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级分组资料用Ridit分析。
2 结果
2.1 肺功能检测结果
(见表1)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FVC检测结果(略)
表1显示,2组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生活质量评估
2组疗前症状、活动影响、对生活影响、生活质量总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2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总分、症状、活动影响、生活影响等各项数据均有明显恢复,其中尤其以对生活影响的指数下降明显。见表2。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估(略)
3 讨论
COPD归属于中医“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武维屏教授认为气虚血瘀痰阻是COPD稳定期的主要病机特点,立益气活血化痰法,拟益气活血化痰方,临床显示具有抗炎和减缓气道重塑的作用[3-4]。
COPD具有秋冬季节病情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特点,符合中医“冬病”的概念,夏季人体阳气得天助而正盛,寒痰伏饮受制而邪衰,正盛邪衰,病情相对缓解。“冬病夏治”则是中医学“天人相应”与“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即在夏季阳气最旺时进行治疗,乘“伏天”阳气旺盛之势,祛除体内沉痼之寒邪宿疾,阳气强盛,阴寒之气顿消。在此季节治疗“冬病”,有助于亏损阳气的培补,调整阴阳,达到预防“冬病”发作、减少发病的目的。
我们将益气活血化痰方制成益气活血化痰贴,内病外治,冬病夏治,治疗稳定期患者,选用肺功能、生活质量评估两种公认的指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VC变化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生活影响、活动影响、总分变化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该药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等疗效。
益气活血化痰方主要由黄芪、半夏、地龙和水蛭等组成。其中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质轻色黄肉白,质轻升浮,入表实卫,色黄入脾,色白入肺,为升阳补气之圣药,以治本虚;半夏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性滑体燥,能走能散,能燥能润,既健脾燥湿化痰,又降逆散结消痞,以散痰浊;水蛭为常用活血化瘀药,其破血逐瘀的作用较强;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能清热熄风、平喘、通络、利尿。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化痰之效,使气虚得补,痰瘀同化,气机调畅,而咳喘自平。
本研究结果中FEV1和FEV1%等观察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与样本量不够大及观察周期短有关。在今后的研究中,延长观察周期,以观察穴位贴敷中期乃至长期的疗效,则更能客观评价其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 柳 涛,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方法及其意义[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3,2(4):196-197.
[3] 冯淬灵.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4] 关秋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血瘀痰阻证的中药治疗及与相关气道重塑生物因子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