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敏合剂Ⅱ号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3068 日期:2025-08-23 来源:论文网

     作者:袁斌,韩新民,朱先康,吴艳明,孔飞,赵长江

【关键词】 鼻敏合剂Ⅱ号;过敏性鼻炎;儿童;肺热痰阻

过敏性鼻炎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表现为突发鼻痒鼻塞,喷嚏频作,流涕清稀量多,嗅觉暂时减退。本病起病急,病程可长可短,但多反复发作,严重干扰患儿生活和学习。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本病急性发作期多以肺热痰阻为主要证候,遂采用鼻敏合剂Ⅱ号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来源于2006年6月-2008年12月间本院儿科门诊,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17岁,平均(10.0±3.5)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16岁,平均(11.0±2.9)岁。2组患儿病程基本相同,最短9个月,最长3年,平均(2.00±0.65)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在症状、病情程度、身高、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7年(海口)全国鼻科学学术会议修订的变应性鼻诊断标准[1]制定:①症状以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鼻塞流涕为主症,伴有失嗅、眼痒、咽喉痒等症;起病迅速,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间隙期无喷嚏及鼻塞,可并发寻麻疹、哮喘等病。②病史常因接触花粉、烟尘、化学气体等致敏物质而发病,有时环境温度变化亦可诱发。③体征鼻腔检查粘膜多为苍白,少数充血,鼻甲肿胀,发作时有较多清稀分泌物;实验室检查IgE、IgG可见异常。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综合参照既往文献报道,结合临床工作制定。肺热痰阻证:鼻塞鼻痒,鼻流浊涕,喷嚏,咳嗽不爽,头痛,病程迁延反复,扁桃体红肿,鼻后漏明显,鼻黏膜色黯,舌质淡或稍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口服鼻敏合剂Ⅱ号。药物组成:辛夷150 g,鹅不食草250 g,茜草250 g,紫草250 g,菊花250 g,甘草75 g。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口服液制剂要求,经蒸馏收取、煎煮浓缩等工艺,每剂制成口服液1 000 mL,每瓶100 mL,江苏省中医院药剂科提供(批号:苏药制字Z04000537)。用法:5~10岁儿童每次15~20 mL,每日3次,口服;>10岁儿童每次25~30 mL,每日3次,口服。

  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70410),用法:30 kg以下儿童每次5 mg,30 kg以上儿童每次10 mg,均每日1次。

  3 观察方法

  10 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观察记录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血清IgE水平变化。用Ridit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疗效标准[2]:自觉症状(鼻痒、鼻塞、喷嚏、鼻溢液)、体征(鼻黏膜苍白或灰蓝色、下鼻甲水肿、鼻内分泌物)等7项指标治疗前计3分,治疗后无明显变化或加重计3分,减轻计2分,明显减轻计1分,消失计0分。治疗后0~7分为显效,8~14分为有效,15~21分为无效。

  4 结果

  4.1 临床疗效

  疗程结束后,2组患儿鼻塞流涕、喷嚏时作等症状均有改善,2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略)

  4.2 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变化

  观察组患儿疗后血清IgE水平明显下降,与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果见表2。表2 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E检测结果(略)

  5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某些地区大气污染不断加剧,多种新型建筑装潢材料被广泛应用,儿童所处环境中的过敏原极为常见,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其中,过敏性鼻炎即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鼻黏膜处发生超敏反应性炎症,发病机制多数为Ⅰ型变态反应,常反复发作,病情复杂,病程迁延。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多集中在阻断变态反应的某些具体环节上,多采用口服及鼻用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口服及鼻用减充血剂、鼻用抗胆碱能药物、抗白三烯药物等进行治疗[3]。但尚存在肝肾功能受损、免疫抑制等不良反应,且某些药物价格昂贵,远期疗效欠佳,难以满足临床需要,值得我们予以关注。

  中医学将本病归于“鼻鼽”范畴,认为风邪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并可与六淫之邪交互致病。鼻为肺窍,为肺气出入的门户。小儿肺常不足,腠理疏松,卫外不固,易感受外邪,加之患儿素有伏痰蕴内,风热等外邪常可侵袭鼻窍,触动伏痰,邪正相搏,肺气失宣,鼻窍壅塞,致鼻塞鼻痒、鼻流浊涕、喷嚏时作。若病程迁延,难于速愈,久病入血可致痰瘀互阻,呼吸不利,治疗中亦应适当运用活血之剂,以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鼻敏合剂Ⅱ号是江苏省中医院院内制剂,此次临床观察提示,本制剂在儿童过敏性鼻炎肺热痰阻证的治疗中,疗效与氯雷他定片较为接近,效果良好。方中辛夷上行头面,祛风通窍;鹅不食草通鼻窍,兼有止咳之功;茜草苦寒,合紫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菊花疏风清热,且寒凉之品可制辛夷、鹅不食草之温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伍,使外邪得散,腠理固密,气血和畅,阴阳调和,共成宣肺清热、清肺脱敏之良剂,临床疗效显著,且临床使用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易为患儿家长所接受。
  
  在过敏性疾病发展过程中,IgE可以促使脱颗粒释放组胺和激肽等一系列化学介质的释放,这些介质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和腺体分泌增加,介导变态反应的发生,所以,我们在此次临床观察中将其作为效应指标。结果显示,鼻敏合剂Ⅱ号可以下调血清IgE水平,提示患儿的过敏性体质有所好转,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和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59.

  [2] 顾文燕.变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1,26(31):134.

  [3] Bousquet J, Van Cauwenberge P, Khaltaev N.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J]. 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1,108(5 suppl):14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