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生儿听力筛查2 177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0709 日期:2025-07-30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先天性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有研究资料表明,约1 ‰~4 ‰的正常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其中重度和极重度听力障碍发生率约为1 ‰[1]。早期发现听力损失,早期干预可促进患儿的言语和语言功能、智力和心理的发育,实现聋而不哑的目的[2]。本院从2006年11月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现将筛查情况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本院2006年12月1日~2008年11月30日期间出生的新生儿2 177例,有94例因转院或提前出院等原因未查,实际初筛2 083例。其中男婴占50.70 %(1 056/2 083),女婴占49.30 %(1 027/2 083);足月儿占99.13 %(2 065/2 083),早产儿占0.24 %(5/2 083);过期产占0.62 %(13/2 083);体重小于2 500 g的占0.53 %(11/2 083),大于2 500 g的占99.47 %(2 072/2 083);剖宫产占36.34 %(757/2 083),自然分娩占63.66 %(1 326/2 083);单胎占99.62 %(2 075/2 083),双胎占0.38 %(8/2 083);有窒息史者占8.31 %(173/2 083),窒息轻度占4.03 %(84/2 083),中度占4.13 %(86/2 083),重度占0.14 %(3/2 083)。

  2.筛查方法:每例新生儿出院前均常规进行耳声发射测试双耳,有一耳不通过者为不通过。筛查时进行个案登记,给家长出“耳声发射听力筛查报告单”,同时筛查医师、家长在报告单上签字,未通过者嘱其满月后到儿童保健门诊复查,3个月再通不过者到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进一步诊治。新生儿听力筛查程序,见图1。

  3.听力损失诊断和干预:耳声发射测试使用MADSEN Accuscreen听力筛查仪(丹麦GN Resound公司生产),采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技术进行听力测试。测试在相对安静的房间内进行,婴儿处于安静或自然睡眠状态,测试前用小棉签清洁耳道,以防耳道分泌物影响测试结果。对复查未通过者在生后3~6个月内到山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脑干诱发电位(ABR)等进一步检查确诊。确诊听力损失患儿于出生6个月前进行干预、配助听器、康复训练和随访。

  图1 新生儿听力筛查程序

  结果

  1.初筛通过率: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为95.68 %(2 083/2 177);双侧通过率为79.97 %(1 645/2 083);左耳通过率为91.65 %(1 909/2 083);右耳通过率为96.64 %(2 013/2 083),右耳通过率高于左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8,P&<0.005);自然分娩48~72 h通过率为79.03 %(1 048/1326)(72 h~5 d自然分娩已出院未做),剖宫产48~72 h通过率为19.82 %(150/757),72 h~5d通过率为59.18 % (448/757),5 d内总通过率为79.00 %(598/757),48~72 h通过率自然分娩通过率高于剖腹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8,P&<0.005),5 d内总通过率自然分娩与剖宫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通过率高于早产儿,出生体重≥2 500 g通过率高于2 500 g以下者,单胎通过率高于双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男女婴、出生有无窒息史及不同窒息程度通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不同性别、孕周、出生体重、胎数、出生窒息通过率比较

  2.TEOAE复查:2 083例接受过初筛的新生儿中应复查438例,第1次复筛率81.05 %(355/ 438),第1次复筛通过率80.28 %(285/ 355);第2次应复查70例均复查,异常转诊18例。

  3.确诊情况:异常转诊18例确诊听力损失2例,其中1例为外耳畸形,1例双耳听力异常,确诊听力障碍率0.96 ‰(2/2 083)。

  讨论

  1.TEOAE技术的特点:TEOAE技术进行听力测试,简便、快速、客观、灵敏、无创性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者的重要手段。但TEOAE检测存在假阳性现象,该组资料中,16例正常儿出现了假阳性,提示TEOAE不能对听力作精确评估,易受外耳道及中耳状况影响[2]。耳声发射的理论依据是,产生于耳蜗的声音经过中耳结构,再穿过鼓膜,进入耳蜗的外毛细胞,然后由外毛细胞反射出能量,在外耳道记录得到。因此TEOAE只反应耳蜗功能,不能查出蜗后性听力损失,应进一步做ABR检查及跟踪随访确诊。2次常规筛查(即生后3~5 d在产科出院前初筛,42 d~3个月在基层预防保健科复筛),有助于降低假阳性和检出假阴性并及早发现迟发性听力损失,继续监测则有赖于基层健全的儿童保健网络。只有早期发现、早诊断、早助听、早训练和早教育才能实现聋而不哑,对家庭、社会都具重要意义。

  2.影响TEOAE筛查的因素:婴幼儿时期是听力和言语康复的最佳时期,每一个新生儿均应成为听力筛查的对象,所有产科及基层预防保健科都能开展此项工作,这是出生缺陷的第三道防线。本研究初筛漏筛率为4.32 %(94/2 177),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宣教工作,让全社会来关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减少漏筛率。提倡自然分娩,减少剖腹产率,自然分娩通过产道正常挤压,外耳道胎垢和中耳积液(羊水)排出,初筛日龄较小自然分娩通过率高,这一点与有关报道[3]观点一致。在正常新生儿中日龄与TEOAE初筛通过率呈负相关,即新生儿中,日龄越小,通过率越低,一般认为在出生3 d后进行初筛,可提高初筛通过率[4],剖腹产儿应适当延长初筛时间,生后5 d即出院前进行筛查。本文初筛结果中,右耳通过率高于左耳,是否与婴儿出生后右侧卧位,利于外耳道胎垢和中耳积液排出有关,尚有待更多的个案资料积累,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湘云,陈荣华.儿童保健学[M].江苏科技出版社,2006,218.

  2瘳华.正常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J].听力及言语疾病杂志,1999,7(2):5962.

  3马乙心.外耳和中耳对婴儿听力筛查结果的影响[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0,28(6):364366.

  4徐延贵,白亮,梁晨,等.畸变产物耳声发射202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应用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1,9(1):7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