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谈谈中药制剂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0151 日期:2025-07-25 来源:论文网
【摘要】中药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确切的疗效,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药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但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等也时有发生,因此,合理应用中药,才能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药 合理用药
  1 中药剂量
  医生处方,医院制剂,工业生产的中成药绝大部分为中药复方,其主要来源为传统的古方(或有所加减)、民间验方、祖传秘方等,其中各味药的用量都有一个既定的标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用量的增长,地道药源枯竭,生态环境的变化,野生到种植,以及替代用药等,使中药中的药用成分或多或少的发生了改变,有效成分含量的改变直接影响方剂的药效和疗效。因此中药“身份证”的建立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即根据中药的产地、其中所含有效成分一种或几种的含量指标,建立档案处方。制剂时根据此档案科学用量,才能使中药制剂达到应有的疗效。
  2 中药煎煮
  中药汤剂在临床用于急症时,疗效仅次于静脉给药,在用于慢性病、疑难杂症、滋补等时,是西药(即化学制剂)无法替代的,中药煎煮的好坏对疗效有直接的影响。除了传统的煎药方法应重视的诸多问题外,如今中药煎煮机和药液包装设备被广泛应用,更加卫生、便捷。但中药材煎煮火候很重要,煎煮机在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中药服用
  3.1大多数中药一日剂量分2~3次服,成药3次/d,使之维持一定的体内药物浓度,提高疗效,一般汤药宜饭前服用或空腹服用,滋补药如人参蜂王浆,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等宜饭前服,以利充分吸收。
  3.2消食导滞的健胃剂如健胃丸等宜饭后服用,以免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适。
  3.3根据病情适时服药,如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等应睡前服,以利镇静安眠,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即时服用[1]。
  4 中药毒副作用
  人们普遍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中药用量多一点并无大碍。
有些医生随便加大方药的用量、剂量,让患者超量服用;如今越来越多中药不良反应病例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也提醒我们不可轻视中药的毒副作用。    5 中药与西药
  5.1与西药合理联用可提高疗效,降低化学药物的用量和毒副作用,缩短疗程和促进体质恢复等,显示了极大的优点。①协同增效:补中益气汤、葛根汤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与抗胆碱酶药联用治疗肌无力疗效较好。具有保护肝脏和利胆作用的茵陈蒿汤等与西药利胆药联用,能相互增强作用;②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的芍药甘草汤等与解痉药联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还能消除腹胀、便秘等不良反应;柴胡桂枝汤等与抗癫痫药联用,可减少抗癫痫药的用量,及肝损害、嗜睡等不良反应。
  5.2中西药不合理联用,①降低药物疗效:含钙、镁、铁等金衾胱拥闹幸┘爸谐梢荒苡胍煅屉铝茫蛞煅屉路肿又泻须吕嗟裙δ芡牛肷鲜鲋幸┩螅然岵闲вΓ梢煅屉掠敫泼咎捏Ш衔铮涟逦眨挥帜苡跋烀赶低撤⒒痈扇沤岷烁司拇蛔饔茫佣档土菩АK嵝越锨康闹幸┘爸谐梢┎豢捎爰钚越锨康奈饕┝茫蛴爰钚砸┪锓⑸泻头从螅峤到饣蚴チ菩В虎?产生或增加不良反应:含有机酸类的中药及中成药,不能与磺胺类西药同服,因同服后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乃至尿闭、肾功能衰竭。含氰苷的中药不宜长期与镇咳类的西药如咳必清等联用。因氰苷在酸性条件下,经酶水解后产生的氢氰酸虽有止咳功效,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呼吸中枢,咳必清等可加强其抑制作用,使呼吸功能受抑制[2]。
  6 小结
  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必须按照《国家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重点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中药的疗效与西药的一个区别是对病体的整体调节,这个调节显然涉及免疫系统,借鉴西医免疫学已经取得的成果,有助于弄清楚这个问题,中西医、中西药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双赢。合理用药是在充分考虑患者用药后获得的效益与承担的风险后所做的最佳选择,即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不良反应降至最低水平,也使药品费用更为合理。合理用药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医务工作者,即医师正确选用药品,护士正确给药,药师正确调剂并向患者解释药品的用法;二是患者是否依从指导,正确合理用药。
  总之,中药合理用药的四要素为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其中的“适当”包含了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剂量、适当的用药时间和适当的用药方法。中药服用的方法与疗效有着颇为重要的关系,准确的服用方法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甚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依据“天人合一”的理论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在中医学中,中药有各种制剂,而每种制剂服用方法不同,对疗效有明显影响。同时中药也有很多饮食禁忌,遵从这些原则,有助于疾病尽快痊愈。
参 考 文 献
[1]卢红星.中药不合理用药寻因.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361-1362.
[2]闵泽春.对中药不合理用药的分析与建议.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6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