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干预焦虑情绪,观察黛力新合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2008年神经科门诊的24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黛力新每日晨服1片,同时服用养血清脑颗粒4g,3次/d。连服4~8周。分别于4周和8周随访1次。结果 治疗8周时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8.33%,疗效明显优于治疗4周。对照组单用养血清脑颗粒4g,3次/d,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 黛力新通过改善焦虑情绪,提高疗效,两者合用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安全有效。
【关键词】 黛力新;养血清脑颗粒;慢性脑供血不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06-2008年我院神经科门诊的患者240例。其中男127例,女113例。头晕、头重、头痛合并有失眠、焦虑情绪的164例。重度52例,中度158例,轻度30例。所有病例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其中正常128例,脑腔隙性梗死74例,脑萎缩6例,脑白质病32例。108例行眼底动脉检查,眼底动脉硬化98例,正常10例。有高血压170例,糖尿病55例,高血脂25例。
1.2 方法 入组标准:年龄50~80岁。有头晕、头重、头痛,可伴有失眠、记忆力下降、焦虑等自觉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局灶神经体征。有动脉硬化改变,头颅CT或MRI检查未见异常或有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脑白质病,排除其他疾病导致上述症状。随即分成2组。2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黛力新晨服1片/d,养血清脑颗粒4g,3次/d。对照组单服养血清脑颗粒4g,3次/d。患者伴有的基础疾病则根据需要进行降压、降糖、降脂治疗。
1.4 疗效观察 观察患者头晕、头重、头痛、失眠及焦虑情绪的临床缓解程度。临床症状评判方法:头晕、头重、头痛按病变程度分:重度卧床休息影响日常生活工作;中度影响日常工作,但生活可以自理:轻度阵发性发作,休息可好转,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疗效评定标准:(1)痊愈:症状消失;(2)显效:病变程度改善,如重度变为轻度;(3)有效:病变程度改善1级;(4)无效:症状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1。表1 治疗4周后疗效比较
2.2 治疗8周后疗效比较 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表2 治疗8周后疗效比较
3 讨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头晕、头重、头痛,可伴有耳鸣、心烦、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等,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约2/3的中老年人发生慢性脑供血不足。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概念于1990年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指由于脑动脉循环障碍引起的头晕、头重等自觉症状波动性消长,但临床表现和CT等影像均未发现有提示血管性或其他脏器质性病变的改变,而且不属于TIA范畴的一种疾病。有学者认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还应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和心理障碍两个方面,并认为慢性脑供血不足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痴呆等诸多疾病的发生[12]。本次观察病例有164例合并失眠、焦虑认知功能障碍。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以脑动脉硬化为病理基础,各种原因导致脑的供血、供氧障碍,由于缺血、缺氧引起能量代谢障碍,葡萄糖利用减少,蛋白质合成减少,神经递质改变,脑白质损害和神经元缺失,进而导致脑功能障碍。养血清脑颗粒是天士力公司制造的现代中药,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大脑循环,是由当归、川芎、熟地、珍珠母、决明子等多味中药组成,全方能养血滋阴、活血通络、平肝潜阳,使头晕、头痛得以缓解[3]。黛力新是丹麦灵北制药公司生产的一抗焦虑、抑郁药,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及失眠[4]。两者合用可有效地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且延长疗程效果更明显。治疗4周与治疗8周差异有显著意义,疗效确切安全。
参考文献
[1] Horvath S. The use of vinpocetine in chronic disorders caused by cerebral hypoperfusion[J].Ory Hetil,2001, 142:383389.
[2] Bennett SA,Tenniswood M,Chen JH,et al .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 elicits neuronal apoptosis and behavioral impairment[J].Neuyoreport,1998,9:161166.
[3] 李达仁.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中药材,2003,26:689691.
[4] 曾富荣,胥海燕,曾赛荣. 黛力新治疗更年期焦虑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