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耳穴贴压配合耳穴放血对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9223 日期:2025-07-16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配合耳穴放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12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以耳穴贴压配合耳穴放血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单纯西药降脂治疗,2组疗程均为30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TC、TG、HDLC和LDLC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TG、HDLC和LDLC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83.6%。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耳穴贴压配合耳穴放血治疗高脂血症有确切疗效。

【关键词】 高脂血症;耳穴放血;耳穴贴压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导致血浆中脂质水平高于正常的一种病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有效的降脂方法对预防动脉硬化及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耳穴贴压配合耳穴放血治疗高脂血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200801~200906我院康复中心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45~70岁,病程4个月~2年。对照组61例,男36例,女25例,年龄43~68岁,病程3个月~3年。2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指导原则》[1]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对策专题组制定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2]标准中有关内容拟定,即正常饮食下,血脂测试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总胆固醇(TC)≥5.70mmoI/L,甘油三酯(TG)≥1.70mmoI/L ,高密度脂蛋白(HDLC)≤1.00 mmoI/L,低密度脂蛋白(LDLC)≥3.60mmoI/L。

  1.3 排除标准 (1)年龄在18岁以下和70岁以上岁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拒绝该方案治疗者;(4)资料不全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耳穴贴压:主穴取心、肝、脾、胃、肾,配穴取神门、交感等,将王不留行籽放在6mm×6mm大小的胶布上,每次选上述穴位5~6个,让患者自行贴压,按压力度适中,使耳廓充血、肿胀,5次/d,5min/次,每5d换帖,两耳交替,30d一个疗程。(2)耳尖放血:取耳尖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消毒针头,点刺穴位使其出血,并不断挤压,见到血色变浅即可,两耳交替,3~4d/次,30d一个疗程。

  2.2 对照组 采用辛伐他汀片口服,10mg每日晚上服用,30d一疗程。

  2.3 疗效观察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何一项: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 mmoI/L,LDL/HDL下降≥20%。有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何一项即TC下降10%~20%,TG下降20%~40%,HDLC上升0.10~0.26 mmoI/L,LDL/HDL下降10%~20%。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血脂检测未达到上述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方法用χ2检验。

  3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见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高脂血症属中医“痰浊”、“血瘀”。故治疗应以活血化瘀,祛痰除湿为原则[34]。耳尖放血可祛瘀通络,畅通血脉。耳穴贴压是对耳穴的机械刺激,通过神经末梢传到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减弱或抑制原有的病理兴奋灶[5],选取的耳穴脾、胃、肝、肾、心有滋肾养肝,健脾和胃,理气活血,化痰祛瘀的功效。耳尖放血与耳穴贴压,两种方法相互配合可以增强化痰湿,祛瘀的作用,推动气血的运行,恢复血运的正常状态,从而加快降脂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589.

  [2] 程志清.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143.

  [3] 沈彤.针灸治疗高脂血症36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6,(5):18.

  [4] 张红星,张唐法,周利,等.电针丰隆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4):78.

  [5] 王平.中医绝活耳压[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

  [6] 黄波夫,王伟,朱文红,等.自拟降脂汤配合耳尖穴放血及耳穴贴压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J].广西中医药,2008,(10):3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