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颅内肿瘤病人术前心理学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9197 日期:2025-07-15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颅内肿瘤;心理学调查;心理护理

颅内肿瘤手术作为一种极具威胁性的应激源,常导致患者术前产生焦虑抑郁为代表的心理应激反应。当反应过于剧烈时,会影响手术顺利进行。为了减轻术前患者焦虑抑郁反应,本文针对颅内肿瘤术前病人的特点进行心理学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拟行颅内肿瘤手术,即无心血管精神神经疾病,内分泌紊乱的30例病人作为观察对象,男15例,女15例,年龄23~60岁,既往有手术麻醉者5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观察组。2组病人均入院后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干预组经心理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分别于术前下午行SAS 、SDS及血压、心率评估,以观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1.2 心理学调查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学调查。自评结束后分别将SAS、SDS中的20个项目分数相加即得到粗分,再通过公式转换以粗分乘以1.25后取其整数为标准分。

  1.3 心理干预手段 根据个体差异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创造舒适的治疗环境,加强健康宣教,给予心理支持,放松训练,让术后恢复好的病人现身说法,取得家属、亲友的配合等,以解除术前病人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影响。

  2 结果

  2组年龄、性别、手术种类无明显差异。2组入院后SAS、 SDS标准记分无明显差异。而心理干预组术前SAS、SDS标准记分明显减少,对照组明显增高。2组入院后血压心率不存在明显差异,而手术日护理干预组血压降低10~30mmHg,心率减慢10~20次/min,对照组血压增高10~30mmHg,心率增快20~30次/min。

  3 讨论

  由于手术病人对有关手术麻醉问题认识不足,往往导致术前焦虑抑郁负性心理状态,以致会产生术前焦虑性高血压、心率和行为的异常,如烦躁、从医行为差等。严重影响围手术期准备和术后康复。术前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可提高病人认知能力,减少镇痛镇静药物作用,增强自身免疫力,可视为精神性术前用药。

  本文针对拟行颅内肿瘤手术病人,于入院后进行心理学调查、血压、心率监测,以发现异常心理变化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并对心理干预组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出现心理干预组不仅SAS、SDS标准分减少,血压、心率明显降低。反之,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增加、心率增快、血压增高。提示护理人员根据颅内肿瘤病人特点,对术前病人进行相应心理学调查,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起到药物难以替代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使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应燕萍,黄惠桥,姜家艳.术前干预对心脏手术患者身心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7):616617.

  [2] 郭安梅,董希伟,朱迎梅,等.术前手术病人对麻醉认识及需要的调查[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4):300.

  [3] 张作记主编.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114.

  [4] 杨丽华.冠脉搭桥围术期合并焦虑的心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 11(10):146147.

  [5] 姚春华.心理干预对癌症化疗病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9):137138.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