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102例临床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9102 日期:2025-07-14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了解口服VitE100g,每日三次,同时施治服用中药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 方法 对102例先兆流产患者,嘱患者卧床休息,口服VitE100g,每日三次,同时施治服用中药治疗。 结果 经中西医方法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为80%。 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作用持久,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显著。
【关键词】 先兆性流产 中西医结合
  先兆性流产是妇科常见病,处理不当进一步发展可造成流产,属于祖国医学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的范畴,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1]。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先兆流产10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2例病人,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7.5±2.5,其中妊娠3个月以内80例,3—5个月22例。入院时有阴道流血并阵发性下腹痛88例,无阴道流血而感到腰骶部下坠并有阵阵腹痛14例。过去流产0次28例,1次42例,2次17例,3次以上15例。临床分型:肾虚型51例,气虚型13例,血热型11例,血虚型6例,外伤型5例。
  1.2 诊断标准 有停经史,停经后阴道流血,腹痛、腰酸、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为宫内妊娠,有胎心搏动。
  1.3 治疗方法 首先嘱患者卧床休息,禁性生活,口服VitE100g,每日三次,同时施治服用中药治疗。
  1.3.1 肾虚型
  症见小腹坠痛,阴道流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弱。治以固肾安胎,给以寿胎丸加减,药用桑寄生,菟丝子,川续断,杜仲,阿胶,女贞子,枸杞,党参,白术。若小便频数或失禁加益智仁。
  1.3.2 气虚型
  症见阵阵腹痛下坠,阴道流淡红色血,气短,精神萎靡不振,面色晃白,食欲不振,舌边有齿印,脉细滑,重按无力。治以补气安胎。用举元煎或补中益气汤加减[2]。药用人参、黄芪、白术、升麻、白芍、黄芩、地榆炭、棕榈炭。大便稀者,加砂仁、云苓、山药、芡实,腰酸坠痛者加狗脊、续断、寄生、菟丝子、杜仲等。
  1.3.3 血虚型
  症见腹痛下坠,阴道流血量少色淡,头晕心悸,面色萎黄,失眠,全身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滑弱。治以益血安胎,宜胎元饮加减。药用当归、白芍、首乌、熟地、阿胶、白术、桑寄生、续断、陈皮、炙甘草。
  1.3.4 血热型
  症见小腹阵痛下坠,心烦、口干、手足心热,阴道流鲜红色血,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脉滑数。治宜清热滋阴、凉血安胎,方以保阴煎加减。药用熟地、白芍、黄芩、黄柏、旱莲草、女贞子、枸杞、桑寄生、仙鹤草、山药、甘草。
  1.3.5 外伤型
  症见胎动下坠,腰盩腹胀,甚或胎漏下血,舌正常,脉滑无力。治以益气养血,固摄安胎,方用圣愈汤加减。药用人参、黄芪、白术、熟地、白芍、菟丝子、续断、艾叶炭、阿胶、炙甘草。
  以上5种类型,可视病情随症加减。如有早孕反应,因恶心、呕吐而不能进饮食者,可加砂仁、苏梗、陈皮、竹茹、法半夏等,以温胃、止呕、安胎。
  如阵发性小腹痛,腰骶坠痛并有少量阴道流血者,除给予中药治疗外,同时给以黄体酮、维生素E、舒喘灵等药,血止即停用。如阴道流血量增多,腰骶坠痛加重,B超探查已无胎心活动,流产不可避免时,应劝其行清宫治疗[3]。
  2 治疗效果
  2.1结果
  102例患者均经随访。足月分娩82例,占80%;早孕保胎成功又早产者8例,占7.8%;胎死宫内后清宫13例,占12.7%。其中,过去流产0次者28例,有27例足月分娩;过去流产1次者42例,有40例足月分娩;过去流产2次者17例,足月分娩13例,4例早产;过去流产3次以上者15例,有12例足月分娩。
  2.2典型病例
  28岁,2003年10月8日入院。患者停经60余天,小腹阵阵坠痛伴腰酸3天,加重1天入院。阴道流少量鲜红色血水。因以往有两次自然流产史(分别于停经90天和70天时发生),故要求保胎治疗,自觉头晕、恶心、小便频、苔薄白、脉滑细。3次尿妊娠试验均为阳性。诊断:早孕,先兆流产(肾虚型),治以固肾安胎,用寿胎丸加减。菟丝子10g、川断15g、桑寄生30g、杜仲15g、枸杞15g、益智仁13g、党参15g、白术10g、黄芩12g、苏梗12g、陈皮10g、甘草6g。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
  前两次妊娠时予以黄体酮、维生素E、保胎丸治疗及卧床休息保胎无效,此次除用中药外仍给黄体酮、维生素E等药物治疗。于孕3个月腹痛减轻后停用,继续用中药。至妊娠5个多月时,宫底平脐,流产症状消失而出院。于2004年5月22日顺产一男婴,体重3700g。现健康,智力发育良好。 转贴于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妊娠之形成主要在先天之肾气,而胎儿发育又赖后天脾胃化生之气血所滋养,故胎动不安多属脾肾两虚[4]。治疗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安胎为主,并结合其临床表现配合用药。如有阴道流血者加棕榈炭、地榆炭、艾叶炭等止血药。
  习惯性流产连续3次以上,或第3次行保胎治疗继续妊娠者,不仅肾气不固,而气血损伤,故在下次妊娠前加以调治,使身体健壮后始可再孕,否则妊娠后再行保胎治疗效果亦不佳。如已受孕,最好住院绝对卧床休息,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云苓的应用:此药有健脾补中之功,其性平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能祛邪。凡妊娠伴有脾虚泄泻者即可选用。因古书中有“妊娠三忌,忌汗,忌下,忌利小便”的记载,故应用时必须慎重,用量不宜过大,一般6~12g即可,目前未发现对胎儿有损害。
  保胎失败原因:①与胚胎发育有关,从2例保胎失败(入院时胚胎已死亡)案分析,流产原因很可能与胚胎先天性缺损有关,因此,对于多次流产患者,应检查男方精液和双方染色体,如有异常者应及时治疗,方可再孕。如怀孕40天以上,可先行超声检查,确诊为正常妊娠者再行保胎治疗。②与宫内赘生物及活动有关。1例早孕保胎成功的早产患者,既往有3次自然流产史。自述每次妊娠时均发现宫口有赘生物。第4次妊娠两个多月时阴道流血性分泌物,并阵发性小腹坠痛,来我院行保胎治疗。妇科检查发现宫口有一赘生物,(3×2.5)cm,活检为蜕膜组织。经保胎治疗流产症状消失而出院。后来再行保胎治疗,妊娠7个月时,因劳累过度感到小腹阵阵发紧,妇科检查宫口已开大,羊膜囊凸出,早产一男婴,4天后死亡。产后阴道检查,发现宫腔内有多个絮状赘生物。分析早产原因与劳累及多发性宫腔息肉有关。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药物流产,中药作用持久,既加强子宫收缩作用,又弥补了米索前列醇缩宫作用时间短的不足,从而促使胚胎组织尽早彻底排出,减少出血量及感染机会[5]。由于胚胎死亡后滞留宫腔时间长易发生机化与宫壁粘连而造成清宫困难,手术时间长及继发感染,尤其是对照组表现更明显,因此要严密观察病人,对于出血时间长超过14天以上估计坏死脱膜不可能排出者应尽早行清宫术。
  参 考 文 献
  [1]郑怀美.现代妇产科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45-146.
  [2]沈自尹,王文健.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0):598.
  [3]HarrisEN.Thesecondinternationalanticardiolipins tandard.ization workshop/the Kingston anti—plx-spholipid antibody study(KAPS)group.AmJainPathol,1990,94:476-484.
  [4]ScottJR.RoteNS.BranchDW.Immunologicas pectsofrecurrentabortionandfetaldeath.Ol~tetGyneco1.1987,70:645.
  [5]任莉.胶艾汤缩宫止血作用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陕西中医,2001,22(6):1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