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产中医治疗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8689 日期:2025-07-10 来源:论文网
【摘要】 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 000 g而终止者。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前者称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称晚期流产。流产又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本节内容仅限于自然流产。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占全部妊娠的15%左右,多数为自然流产。早期自然流产中先兆流产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范畴,晚期自然流产为中医堕胎、小产范畴,反复自然流产相当于中医“滑胎”范畴。
【关键词】 流产 中医 治疗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年龄23~38岁;有流产史61例;妊娠最短42 d,最长85 d;病程2 d~15 d。均符合乐杰主编的2003年版《妇产科学》先兆流产的诊断标,妊娠12周前,停经后早期出现阴道少量出血,或有下腹隐痛、坠胀、腰酸,或早孕反应存在。
中医学认识
  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滑胎是同一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胎漏、胎动不安进一步发展即可为堕胎、小产。滑胎的临床经过既可以是胎漏、胎动不安,亦可直接表现为堕胎、小产。因这几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基本相同,故一并论述,但以胎漏、胎动不安为重点。
诊断
  诊断流产一般并不困难。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大多能确诊,仅少数需进行辅助检查。流产确诊后,更应确定流产的临床类型以决定处理的方法。
  1.病史
  应询问患者有无停经史和反复流产的病史,有无早孕反应、阴道流血,应询问阴道流血量及其持续时间,有无腹痛,腹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还应了解阴道有无水样排液,阴道排液的量、色及有无臭味,有无妊娠产物排出等。
  2.流产的临床类型及表现
  流产的临床类型实际上是流产的各个阶段。流产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停经、腹痛和阴道流血。其发病时间、病情缓急、治疗方法及预后和流产的类型和病程有关。  
  3.辅助检查
  对诊断有困难者,可采用必要的辅助检查。
  (1)B超检查: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检查,尤其对鉴别诊断与确定流产类型有实际价值。对可疑先兆流产者,可根据妊娠囊的大小、形态、有无胎心反射及胎动,确定胚胎或胎儿是否存活,以选定正确的治疗方法。稽留流产及不全流产等均可借助B超检查加以确定。
  (2)妊娠试验:检测尿或血的HCG,对确定胚胎是否存活及进一步了解流产的预后,有诊断意义。
  (3)其他激素测定:可测定孕酮水平,协助判断先兆流产的预后。
鉴别诊断
  (1)早期流产应与异位妊娠及葡萄胎鉴别。其主要鉴别点是:异位妊娠、葡萄胎虽也有腹痛及阴道流血,但B超检查异位妊娠者宫腔内始终见不到妊娠囊,葡萄胎的B超宫腔内影像呈蜂窝状或落雪样改变。
  (2)早期流产还应与功血及子宫肌瘤引起的流血鉴别。功血及子宫肌瘤均非妊娠疾病,妊娠试验可资鉴别。
审因论治
  本病据其病理机制为冲任不固,胎元失养,故以固冲安胎为治疗大法。再根据肾系胎、气载胎、血养胎的机理,以及产前多火,热迫血行的特点,分别以补肾、扶脾、养血、清热等诸法随症施治。若因母病而胎动者,治母病则胎自安;若因胎不安而致母病者,当安胎则母病自愈。但应注意的是,在审因论治之前,首先须判断胎元已陨未陨,即胎有可安,有不可安者,若经过治疗出血仍多或经久不止,腰腹疼痛阵阵加剧,甚或胎儿已死腹中或胎儿有先天缺陷不宜再安者,应及时促其堕胎或小产,从速下胎益母。若胎元未陨,则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以安胎。
  1.肾虚
  固肾安胎,佐以益气。宜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党参、白术。菟丝子20 g,寄生15 g,续断15 g,阿胶15 g(烊化),党参25 g,白术15 g。
  原方治疗滑胎,前三味药共为细末,水化阿胶和为丸。菟丝无根,蔓延草木之上,而草木为之不茂,其善吸他物之气化以自养可知,胎在母腹,若果善吸其母之气化,自无下坠之虞。且男女生育,皆赖肾脏作强,菟丝大能补肾,肾旺自能荫胎也。
  2.气血虚弱
  补气养血,固肾安胎。宜胎元饮(《景岳全书》)加黄芪、阿胶,去当归。人参15 g,黄芪30 g,杜仲15 g,熟地25 g,白芍25 g,白术15 g,陈皮15 g,阿胶15 g(烊化),炙甘草10 g。
  原方治疗妇人冲任失守,胎元不安不固者,随症加减用之,或间日,或二三日,常服一二剂。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熟地、白芍、阿胶滋阴养血;杜仲固肾安胎;佐陈皮理气和中,使熟地、阿胶补而不滞。如下元不固而多遗浊者,加山药、补骨脂、五味子;如虚而兼寒多呕者,加炮姜;如虚而兼热者,加黄芩、生地,去杜仲;如阴虚小腹作痛加枸杞;如多怒气逆者,加香附或砂仁;如有所触而动血者,加续断。   3.血热
  滋阴清热,养血安胎。宜保阴煎(《景岳全书》)加减。熟地25 g,生地25 g,黄芩15 g,黄柏10 g,白芍25 g,山药25 g,续断15 g,甘草10 g。
  原方治疗男妇带浊遗淋,色赤带血,脉滑多热,便血不止及血崩血淋,或经期太早。凡一切阴虚内热动血等证。方中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白芍益血敛阴;又芍药、甘草缓急止痛;黄芩、黄柏清热泻火,直折热邪;续断固肾止血;山药健脾益气;甘草调和诸药。如小水多热或兼怒火动血者,加焦栀子;如夜热身热加地骨皮;如肺热多汗者,加麦冬、枣仁;如血热甚者,加黄连;如血虚血滞筋骨肿痛者,加当归;如气滞而痛,去熟地,加陈皮、青皮、丹皮、香附;如血脱血滑及便血久不止者,加地榆、乌梅。
  4.外伤
  补气和血,调冲安胎。宜圣愈汤(《医宗金鉴》)加减。熟地25 g,白芍25 g,川芎10 g,当归15 g,人参15 g,黄芪15 g。
  原方治疗月经先期气血虚甚之症。方中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四物汤补血;人参、黄芪补气。加陈皮理气安胎,使补而不滞。气血旺盛则胎有所养。出血多者去当归、川芎之活血行血,加阿胶、艾炭养血止血。
  中成药治疗
  孕妇金花丸
  药物组成:金银花、栀子、黄芩、黄柏、黄连、生地、当归、川芎、白芍。
  适应证:滋阴清热,养血安胎。用于实热之胎漏、胎动不安。
  服法:每次6 g,日2次,口服。
  嗣育保胎丸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白芍、熟地、川芎、阿胶、桑寄生、菟丝子、厚朴、枳壳、艾炭、川贝母、荆芥穗、羌活、鹿茸。
  适应证:补气养血,固肾安胎。用于气血虚弱之胎漏、胎动不安。
  服法:每次2丸,每日2~3次,口服。
  其他疗法
  穴位注射法
  用黄体酮注射液10 mg注入关元穴,每日1次,至症状消失后再注射3天,同时口服维生素E 20 mg,每日3次,能够起到安胎作用。
  针刺合谷、三阴交穴。三阴交穴用补法,补血以养胎元;合谷穴用泻法,泻气以聚血,每日1次。
  外治法
  保胎膏外贴。保胎膏药用党参、当归、杜仲、续断、生地、桑寄生、地榆、砂仁、阿胶各32 g,炒蚕沙48 g,熟地64 g。上药中入麻油750 g,黄丹388 g,黄蜡64 g,再下煅紫石英、煅龙骨、煅赤石脂、煅龙骨各15 g搅匀。外贴于腰眼命门处或丹田,以固肾安胎。  
  参 考 文 献
  [1]丰有吉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5.
  [2]高学敏编.中药学.第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9~90.
  [3]王薇,卢苏.中医治疗先兆流产进展撷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第01期.
  [4]杜君威.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的中医治疗.黑龙江医学,2005年第09期.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