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PPH术;混合痔;临床研究
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各类肛肠疾病中占87.25%[1]。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2]是具有痛苦少、恢复时间短等优势的新术式,但有严格的适应症。我科自2007年5月开始运用 PPH术治疗Ⅱ-Ⅳ期混合痔,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36例均为住院患者,男性79例,女性57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者为20余年;Ⅱ期12例,Ⅲ期58例,Ⅳ期66例。
1.2 诊断标准:参照《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3]中混合痔的诊断依据。I期: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Ⅱ期: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Ⅲ期: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Ⅳ期: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1.3 排除标准:1、年龄在18岁以下及70岁以上的患者;2、合并内痔嵌顿坏死、肛瘘、肛周脓肿及各种肛周皮肤病者以及肠道感染性疾病者;3、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或可能增加手术风险者;4、影响疗效判定的疾病,如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症、凝血功能异常以及过敏体质、恶性肿瘤以及精神病患者;5、妇女妊娠期或哺乳期、月经期。
2 治疗方法
2.1器 械 采用国产圆形痔吻合器(34mm)及其附件。
2.2 麻醉及体位 选用腰椎麻醉或骶管阻滞麻醉。体位取截石位。
2.3 手术步骤
2.3.1 探查痔核的位置、大小,充分扩肛,使特制肛管扩张器能顺利放入。
2.3.2 在3、6、9、12时位各缝合一针以固定扩张器,取出内栓。
2.3.3 放入荷包缝合保护器,根据痔核脱垂的具体程度在齿线以上2~4cm做荷包缝合,荷包缝线应全部潜行于粘膜下层并保持在统一水平面。可根据脱垂程度行单荷包或双荷包缝合。注意不要漏针或跳针,否则可造成吻合不全。
2.3.4 将吻合器张开至最大限度,经肛管扩张器将其插入荷包上方,逐一紧线并打结,用配套的勾线器经吻合器侧孔拉出。
2.3.5 牵拉缝线将缝扎粘膜拉入吻合器套管内,旋紧吻合器并击发,保持关闭状态30s,击发前女性患者应做阴道检查,防止伤及阴道后壁。
2.3.6 旋开吻合器,轻缓拔出,检查切除的痔上粘膜是否完整,认真检查吻合部位有无出血,对于活动性出血,应缝扎止血。
2.3.7 退出肛管扩张器,如肛缘有较大的皮赘或肥大的肛乳头,予以一并切除,小的皮赘无需处理。
2.3.8 肛内填塞吲哚美辛栓、太宁栓各一枚,止血纱布一块包裹橡胶引流管放入肛门。肛门外垫以纱布,胶布固定。
3疗效观察
本组136例患者术后痔疮回缩,随访6~18个月,无复发,无大便失禁、肛门狭窄或肛周脓肿形成等并发症发生,全部显效。
4讨 论
4.1 依据 1975年Thomson首次提出肛垫学说[4],在此基础上,1994年Londer提出肛垫下移学说[5]。根据这一学说,1998年Longo首先提出使用吻合器环形切除痔上粘膜治疗混合痔,即PPH术。其首先在痔上位置环形切除2~4cm直肠末端的粘膜及粘膜下层,并一次性完成吻合,使滑脱的肛垫向上悬吊,恢复其正常的解剖位置,又因切断直肠上动脉的分支,痔血供量减少,痔核萎缩。但PPH术不切除起精细闭合肛管作用的肛垫,最大限度地保护肛门功能。 4.2 PPH的优点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治疗舒适性要求的提高,选择手术方式不再由医生单方面决定,患者的需求决定了医生的行为。PPH术疗效可靠[6],优点在于:1、手术简单,操作时间短;2、术中出血少;3、住院时间短,恢复工作及正常生活时间快,本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5日;4、术后痛苦少,术后肛门疼痛轻,持续时间短;5、术后并发症少,本组术后随访未见复发,无大便失禁、肛门狭窄或肛周脓肿形成;6、术前准备简单,术后无需特殊护理等。
4.3 术前术后处理 有关术前肠道准备及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问题上,各家学者意见不一。多数学者认为术前无需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但也有学者主张术前或术中应用抗生素。在术后应用镇痛药方面,多数学者的意见是术后依据病人的需要应用镇痛药物。我们采用术前晚口服甘露醇准备肠道。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4日,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给予富含纤维的饮食。
4.5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4.5.1 术后疼痛:PPH术后较传统手术后疼痛轻。但多数学者认为术后依据病人的需要应用镇痛药物,不能错误地让患者以为PPH术后完全无痛,从而发生不必要的纠纷。术后疼痛与过度扩肛、用皮钳钳夹肛缘皮肤、吻合口设计过低、感染及括约肌痉挛等有关。手术时吻合口在齿线上2cm以上可减少疼痛,同时荷包缝合不能过深,以免伤及括约肌引起疼痛。
4.5.2 术后出血:术后出血大多发生在术后12h内。这与术者的操作有关,主要是吻合口检查及止血不充分。认真检查吻合口,彻底缝扎止血是防止术后出血的关键。
4.5.3 术后尿潴留:术中切除了部分粘膜及粘膜下层伤及肠壁的植物神经,与术后肛门不适、麻醉、术后卧床等有关,早期下床活动可减少尿潴留的出现。
4.5.4 术后轻度大便失禁:PPH术后短暂轻度大便失禁与内括约肌损伤有关。可能荷包缝合过深,损伤内括约肌而影响术后控便功能。可在术后三个月内恢复。所以术中荷包缝合时不能太深,避免损伤内括约肌。
综上所述,PPH术是在近代痔病理论基础上,借助吻合器,使得手术操作与传统相比更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随访结果提示近期疗效肯定,而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就目前的疗效而言,PPH术是治疗混合痔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永恒.实用肛肠外科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11~316
[2]姚礼庆,钟芸诗.吻合器痔上粘膜钉合术[J].中华外科杂志,2005,12(43):1497~1499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9):461~463
[4]Thomson WHF.The nature of haemorrhoids[J].Br J Surg,1975,62(7):544
[5]Londer PB,Kamm MA,Nichds RJ,et al.Hemmorrhoids:pathology.pathophysiology and etiology[J].Br J Surg,1994,81(7):946-954
[6]罗湛滨,张思奋,任东林,等.PPH治疗痔病的临床价值[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9:4-5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