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近二年来本地区小儿意外伤害的种类,年龄特征,以增强人们对小儿意外伤害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本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小儿意外伤害103例的种类,构成比,年龄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意外伤害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共53例占52.3%,小儿意外损伤顺位依次为外伤、烧伤、中毒、溺水、窒息、气菅异物.中毒患儿中不能提供明确病史的4例。结论 提高监护人对小儿的安全防护意识是小儿意外损伤的预防重点,尤其是婴幼儿,对于不能提供明确病史的小儿临床医生要祥细询问病史,仔细的体格检查,以提高诊治水平。
【关键词】 意外损伤 婴幼儿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故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包括各种物理,化学物质因素。有报道,我国因意外伤害造成的儿童死亡占儿童死亡总数的50%左右,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和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1]。直接威胁儿童身心健康。为了进一步探讨小儿意外损伤的种类和相关因素,以提高人们对小儿意外损伤的防范措施,现将我院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小儿意外损伤103例进行统计分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急诊收治103例意外损伤患儿。
1.2 方法
(1)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 中外部原因,V00-Y99 和诊断S00-T99 为本次分析意外损伤标准。
(2) 以出院诊断为最终诊断。
(3)小儿意外损伤的种类年龄、顺位及构成比见表。
意外损伤的种类年龄、顺位及构成比
2 结果
2.1 意外损伤患儿103例,男65例占63.1%,女38例占36.89%。多发生于婴幼儿共53例占52.5%。外伤、烧伤、中毒、溺水位居6岁以下儿童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的前四位,分别为36.9%、23.3%、20.4%、14.6%。痊愈出院98例,2例外伤,1例溺水患儿因病情严重,2例气菅异物因本院条件受限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无死亡例。
2.2 中毒的中类与与特点:药物中毒7例,灭鼠药中毒6例,亚硝酸盐中毒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入院时不能明确提供病史4例。
3.1 意外损伤的病因分析: 表中显示外伤占小儿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中的第一位,跌伤,手指挤压伤以1-3岁多见,主要是这个年龄段的小儿行走不稳,缺乏危险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好动导致小儿从楼梯、床上甚至平地摔倒多至颅脑损伤或骨折,玩弄自动门窗而至手指挤压伤。而学龄前儿童好动,喜爬高打闹,户外活动增加易被单车,电动车撞伤。烧伤是小儿损伤外部原因的第二位致伤因素,表中显示也以1-3岁多见占62.5%,绝大多数是由沸水或其它热液烫伤所至,致伤地点大都在家中,由于该年龄组对周围事务好奇,喜欢动手动脚,对热烫物的危险缺乏认识。广东有一习惯即打边炉,大人一不留神就被小孩打翻边炉锅造成烫伤。部分是由于洗澡水过热,撞到其它盛放热物器皿。中毒占意外损伤第三位,部分是药物中毒,小孩误服大人服用的药物,或小孩生病大人凭经验自作主张自行购药给小孩服用或剂量过大引起中毒,误服灭鼠药诱饵的发生率也较高。有3例小婴儿饮用井水煮过的隔夜凉茶而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入院时不能提供病史,2例误饮用饮料瓶盛装的煤油中毒,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药是由于家长用敌百虫配制的药物长期给小孩搽菲子而引起的中毒。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完全忽略这种药水会引起中毒,因患儿出现皮肤苍白,出冷汗,瞳孔缩小,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有机磷中毒症状,查胆碱酯酶明显升高,通过仔细追问病史才明确诊断。 溺水占小儿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中的第四位,一是小儿玩耍不慎落水,二是较大的小儿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学游泳溺水,一例患儿在游泳池游泳被溺,经追问原来是癫痫发作。 窒息一般发生在小婴儿,多为包裹严实或呛奶所至,前者病情严重,发现晚死亡率高。异物吸入主要是婴幼儿进食豆类食品时大叫、大哭、大笑时吸入气管所至。意外损伤男童比女童发生率较高,反映了男孩在社会交往中比女孩好动、活动范围广、大胆冒失、争强好胜、喜欢接触新事物的外向倾向[2]。
3.2 意外损伤的防范对策:意外伤害是可以预防的,如果父母和看护人能悉心照顾小儿,并确保其周围环境安全,那么很多严重的意外伤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为此提出以下防范措施:1. 大力推行安全教育宣传,由于意外伤害涉及到儿童自身、家庭、社、托幼机构、学校、医院。以及儿童用品和设施生产等多方面、多领域。因此,广泛开展全民性的儿童安全教育提高家庭、托幼机构、学校的安全防范意识。对6岁以下小儿要根据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安全教育,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多种安全防范措施,培养其对危险事故的识别力,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躲避伤害威胁的能力。通过各种健康教育的途经,让家长学习哺儿育儿知识。2.加强家庭防护,家长及监护人在照看儿童时责任心要强, 千万不要忙于其它事物而疏忽大意,忘记对小儿的看管,教育小儿不要玩有危险的游戏,将热烫物置于小儿接触不到的地方,试过水温再给小孩洗澡,收藏好家中的易燃易爆物品,对家中备用的药物药液妥善保管,严禁用饮料瓶装化学药液,孩子生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小婴儿应避免食用未经磨碎的豆类、花生类食品。3.提高医护人员的救治水平,本文4例严重中毒患儿入院时不能提供明确病史,因此,对不能立即提供中毒病因而临床症状复杂的患儿,临床医生要提高警惕, 根据祥细的体格检查作相关的辅助检查并仔细追问病史,才能明确诊断,及时挽救患儿的生命。
参 考 文 献
[1]石淑华.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4) : 326-327.
[2]晏晓颖,廖淑梅.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和干预策略.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6):49-52.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