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7244 日期:2025-06-26 来源:论文网
【摘要】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既减轻病人因反复穿刺的痛苦,又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并减轻了各种药物对血管的损害,保护了静脉,还能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时用药,提高抢救速度和成功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护理 临床应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操作技术,常规使用的金属头皮针需每天进行穿刺,且易刺破血管。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此种针套管质地柔软,对血管刺激小,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以保护血管,弥补了普通金属头皮针的不足。在血管内可保留数天,减少了穿刺次数,降低对血管的损伤。
  1 临床应用范围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尤其是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有将其成功应用于家庭护理的报道,其临床应用范围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1 留取血标本
  在临床上,可使用静脉留置针留取静脉血液标本,若通过动脉穿刺置管也可以用于留取动脉血液标本。留置针置管期间,血液标本随时可取,能够较方便地间断、多次留取血液标本,从而减少了血管损伤,减少多次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临床常用于需反复多次采血进行电解质等生化检查的危重病人或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的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某些需进行特殊检验项目连续、定时监测的病人,例如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后心肌酶的连续测定、糖尿病病人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血糖的连续测定等。对照性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静脉留置针采取血液标本对检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与其他外周静脉采血途径相比,血标本检测值差异无显著性。
  1.2 静脉输血、输液
  静脉留置针能满足不同年龄及病种病人的长期输液,以及多次化疗外周常用浅静脉严重破坏、穿刺极度困难病人的多次输液。留置针最大输液流量可达97ml/min[1],能满足危重病人抢救、围手术期输液、全胃肠外营养(TPN)以及手术中快速输血、补液的要求。放置静脉留置针等于保留了1条开放的静脉通路,可随时给药。对危重病人的紧急抢救更具有重要意义。
  2 使用优点
  2.1 为临床治疗和抢救提供便利
  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危重病人需经常性临时用药,且药物种类多和快速输入药物,各类药物之间相互无配伍禁忌,从静脉留置针尾端可多部液体同时输入,为抢救赢得了时间。
  2.2 减少输液渗漏
  静脉输液渗漏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影响了治疗、抢救工作。而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则减少了输液渗漏,它是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管壁光滑平整,在血管内有良好的柔韧性,可随血管的形状而弯曲,进入血管内的部分较长,因此不易损伤血管壁而引起渗漏。
  2.3 减少血管穿刺次数
  静脉留置针能延长每次血管穿刺的间隔时间,减轻对血管的破坏,起到保护浅表静脉的作用。对需要多次做静脉输液的病人,不需每次进行静脉穿刺,减轻了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3 操作用物准备
  3.1 留置针的选择
  目前我国大多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材料制成的静脉留置针。依据病人病情、年龄、静脉情况、输液量多少等选择不同型号的静脉留置针。通常,成人多用18G、20G 留置针,小儿多用22G、24G 留置针。
  3.2 其他用物准备
  除静脉留置针外,其他用物准备基本同常规静脉输液法。另外准备肝素帽、无菌透明敷贴1贴或宽2.5cm、长(5-6)cm胶布2条。对于躁动的病人,可视需要准备约束肢体的用物。
  4 穿刺置管方法
  4.1 选择静脉
  应选择相对较粗、直、有弹性、远离关节、无静脉瓣、利于固定的静脉。成人多选用上肢静脉,由于人体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易发生静脉炎,故不作为首选。如特殊情况或病情需要在下肢静脉穿刺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30°,加快血液回流,缩短药物和液体在下肢静脉的滞留时间,减轻其对下肢静脉的刺激[1]。
  4.2 穿刺置管
  病人取仰卧位,根据所选静脉,在穿刺部位上方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待干后,操作者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沿血管正面或侧面刺入皮肤并缓慢刺入血管。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沿血管前行(1-2)mm, 此时针芯停止向前移动,以免穿透血管。松开止血带,一手固定针芯手柄,另一手指捏住针翼,将外套管沿血管走行缓慢向前推进至距根部0.5cm处,拔出针芯,连接肝素帽或直接与输液管相连。固定针翼于皮肤上,针眼处以无菌透明敷贴覆盖。
  4.3 封管方法
  封管应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方法,封管液推注速度宜慢,使其充满整个导管腔。有研究表明[2],生理盐水可以替代肝素盐水作为封管液。因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与体内钠水平衡及血液循环密切相关,将生理盐水充于留置针内可防止血栓形成,且无需配液,方法简单,尤其适应于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和肝肾功能不全等不宜应用肝素的病人。生理盐水用量为(3-10)ml,对于脑梗死或血液呈高凝状态者封管液则最好选用稀释的肝素盐水,剂量以2ml为宜。
  4.4 留置时间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按照静脉留置针产品说明书的建议,留置时间为3d-5d,最好不超过1周。
  4.5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及血管,掌握穿刺技巧,是取得穿刺成功和避免并发症的关键。穿刺时动作要轻、稳、准、防止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伤。留置针的固定要牢固,以防置管期间因病人的活动而自行脱落。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注意有无液体的渗漏及局部炎症的发生。如有发生应立即拔除,重新穿刺,建立静脉通路。及时用肝素钠生理盐水稀释液冲管以防止留置针的堵塞。
参 考 文 献
[1]黄宁静.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现状分析[J].现代护理,2007(31).
[2]管海燕.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家庭护士,2007(27).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