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五味消毒汤加减保留灌肠,1次/日,10日为一个疗程。配合西药帕珠沙星,甲硝唑静点,1次/日,10日为一个疗程。结果 100例中治愈68例,显效20例,好转8例,无效4例。
【关键词】 盆腔炎 西药静点 五味消毒汤加减灌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本院我科救治的100例盆腔炎中,最小的21岁,最大52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18年,平均2.4年100例中慢性输卵管炎48例,输卵管积水12例输卵管卵巢炎20例,盆腔脓肿10例,输卵管卵巢囊肿4例,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6例。
1.2 诊断标准:参照高等医学教材《妇产科学》第六版中的制定。症状:下腹作痛,坠胀,腰骶部疼痛,常在劳累后,性交后,排便时加重。可伴有低热,月经量多,不孕等。妇科检查:子宫常见后倾,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输卵管发炎时,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能触及条状物并有轻度压痛,盆腔炎结缔组织发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包块。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五味消毒汤保留灌肠。黄芪30g,地丁20g,红藤30g,败酱草30g,鸭跖草20g,桃仁6g,疼痛重者加元胡12g,有包块者加三棱6g,莪术6g,水煎浓缩100ml,加入地塞米松5mg,2%利多卡因10mg,药温在35°—40℃为宜。于月经干净后3天,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后取左侧卧位,将灌肠导管自肛门插入10—15cm药汤灌入后卧床休息,使药在肠内保留3—4小时或至清晨效果更加。1次/日。连用10日为一个疗程。
2.2 西药疗法:帕珠沙星0.4g加入0.9%氯化钠250ml,2%甲硝唑250ml或2%替硝唑200ml。静点1次/日连用10日为一个疗程。用药10日后可间隔7日,再行下一个疗程。
2.3 局部理疗:采用微波治疗仪(SPW—型,徐州市圣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患者取仰卧位,将理疗探头置于小腹部距皮肤3—4cm处。功率调到20—40W,患者感到温热可耐受即可。20—30min/次。1次/日,10日为一个疗程。
3 疗效标准:(自拟)
经3—4个疗程治疗后,一年随访为准。治愈:自觉症状,体征消失,B超提示盆腔子宫附
件未见异常;显效:自觉症状减轻,偶有腰腹部疼痛,B超提示盆腔肿块较前缩小≥1/2;好转:自觉症状部分减轻,B超提示盆腔肿块较前缩小≤1/3;无效:自觉症状和体征无改善,B超检查无明显的变化。
4 结果
100例中经1个疗程治愈的有8例;2个疗程治愈的有12例;3个疗程治愈的有27例;4个疗
程后治愈的有21例;共治愈6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6%。结果见表1。
表1 临床治疗结果[n(%)]
5 讨论
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主要表现是下腹部疼痛、坠胀、腰骶部疼痛,每当劳累及月经期加重,甚至疼痛难忍,行走困难,且伴有白带量多,色黄或黄赤相兼,有臭气;妇科检查宫颈
充血,抬举疼痛,盆腔可触及双侧增粗的附件或呈条索状或血性包块,活动度差。B超可显示盆腔有积液或有包块,属于中医的“痛经”、“带下病”、“ 〖HT5”〗疒〖KG-*2/3]〖HT6SS〗微瘕”、“不孕”等范畴,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因湿热,湿毒之邪乘虚侵入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以致小腹疼痛,带下量多,腰骶酸困,故中结块等症状。故治疗时以清热毒利湿止带,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治则。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人多采用五味消毒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本方中以红藤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活血通络为主药,合并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鸭跖草。即能清热解毒利湿,又能凉血化瘀消肿;再配以桃仁、莪术、元胡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方中的药物具有抗炎、抗菌、解热、抗溃疡、解痉等作用;结合微波理疗可使盆腔小管持续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盆腔内脏器的血液循环,增加血细胞对组织的供给,网状内皮系统活性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血管通透性改善,有利于炎性产物、细菌毒素的排泄和水肿的消散。西药帕珠沙星和甲硝唑可以针对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炎均有效,通过中西药物加上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在短时间内可达到缓解痉挛,消肿散结,明显的提高了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