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医院感染;检测
前言
本文通过了解昌吉市各医院感染检测与现状,为卫生部门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资料。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中,监测病例包括在昌吉市各医院2011年1月、2月、3月出院的患者1500例,调查方法为实时监测与回顾性核查相结合,嘱各病区临床医师密切观察住院病例,发现并确诊感染病例后填写统一感染报表,及时上报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将于次月从病案室调出前一个月该院各科室出院的所有病历,核查已上报感染病例是否确凿,同时发现并填写漏报病例信息。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及科室实时上报方法,计数资料率的比较和构成比的比较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
1.3 诊断标准: 各病区临床医生和感染管理人员均按中华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查病例1500例,感染病例120例,男性7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44.9±25.21岁(1天-86岁),医院感染率为8.0%。
2.2 不同科室医院感染情况: 内科感染56例(7.4%).感染率由高到低前五位为,血液科(28.6%)、新生儿科(21.9%)、感染科(15.1%)、肿瘤内科(11.6%)、干部心血管科(10.2%);外科感染64例(7.7%),感染率由高到低前五位为ICU(67.9%)、泌尿科(17.4%)、神经外科(15.6%)、心外科(15.0%)、胸外科(14.4%)。内、外科医院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在120例医院感染病人,送检各种标本培养41份,送检率为30.6%,检出病原微生物13株,标本阳性检出率31.2%,,各部位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真菌类占首位,医院内感染前5位致病菌依次为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 干燥奈瑟菌. 转贴于 2.4 内、外科不同部位科感染构成:内、外科均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内科感染部位由高到低前五位依次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腹泻、败血症、其他;外科感染部位由高到低前五位依次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切口、泌尿道、腹泻;其中内科在下呼吸道、败血症的感染均高于外科(p&<0.05);而外科在泌尿道、切口、颅内脓肿感染均高于内科(P&<0.05)。
3讨论
从昌吉市各医院自2002年以来进行连续的医院感染监测数据显示,过去9年间医院感染率是3.5~6.3%,此次调查的医院例次感染率是8.0%,略高于以往监测结果。昌吉市各医院感染率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1]。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昌吉市各医院医院加强了对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减少了漏报率。
本次通过对1500例出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感染120例。感染前5位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 干燥奈瑟菌.感染以真菌,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这与其他国内相关报道一致[2] 。医院感染率较高的前五位科室依次为ICU(67.92%)、血液科(28.07%)、新生儿科(21.92%)、泌尿科(17.41%)、神经外科(15.64%)。内科.感染率由高到低前五位为,血液科、新生儿科、感染科、肿瘤内科、干部心血管科; 分析其原因,血液科患者有其特殊性,治疗需要接受多疗程联合化疗,使用糖皮质激素机会多及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机体抵抗力下降,使条件致病菌及外界环境中致病菌有机可乘,引起细菌和真菌感染,且感染严重。
参考文献
[1]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J]..中华医学杂志2008,5(81):441-442
[2] 吴安华,任南,文细毛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1998~1999年监测资料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0(6):401-403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