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股骨干骨折闭复钢针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03年3月至2006年9月对58例儿童股骨干骨折患儿采取C型臂引导下行闭复钢针内固定术治疗。 结果 本组58例,经平均22个月随访,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7周。下地完全负重时间5—15周,平均为7周。根据Flynn[1]提出的髓内针治疗股骨骨折的评分标准,本组58例患儿的治疗结果全部为优秀,没有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内固定失败及术后感染等。结论 适当合理的使用闭合钢针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安全、微创、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愈合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儿童 微创 钢针
儿童股骨干骨折是较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儿童骨折的1.6%,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法整复夹板、石膏固定,牵引治疗,开放整复内固定,但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仍是争论的焦点。[2]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6年9月,对58例儿童股骨干骨折患儿采取C型臂引导下行闭复钢针内固定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特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1~8岁,平均5.6岁。车祸伤27例,骑自行车跌伤14例,高处坠落伤16例。闭合性骨折56例,开放性骨折2例。股骨上段骨折28例,中段23例,中下段骨折7例。横断型骨折22例,短斜形13例,长斜形或螺旋形18例,粉碎性5例。合并骨盆骨折2例,胫骨骨折2例,同侧尺桡骨骨折3例。新鲜骨折54例。伤后到就诊时间4H~6天,平均3.5天;陈旧性骨折4例,伤后到来诊时间15~24天,平均18天。
2 治疗方法
2.1 手术方法
选用全麻或腰麻,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固定患髋并屈髋内收。根据不同年龄的患儿,选择直径2.5mm,3.0mm或3.5mm骨园针,针尾部折弯成“L”状,形成“手锥”。C臂X线透视下经皮插入钢针,使针经过股骨大转子外侧钻入髓腔,贴骨腔内壁至骨折近端边缘,手法复位,骨折对位满意后,将针插入骨折远端髓腔直至不能再深入,折弯并截断针尾,埋于皮下,无菌敷料包扎。
2.2术后处理
对股骨中上段骨折术后行超髋关节长腿石膏托固定(包括足部固定);对中段骨折行小夹板固定,足穿防旋鞋;对中下段骨折行皮牵引制动,足穿防旋鞋。
3 结果
本组5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2个月。随访年龄最小到4.5岁,最大至14岁。未发现骨生长发育障碍。术后4—8周见有不同程度骨痂生成;年龄在4岁以下者,术后10-12周拔钢针,年龄在4岁以上者,术后16-20周拔钢针,5例粉碎性骨折病例,术后26-30周拔钢针.本组无1例感染,1例术后1个月过早负重,另1例因再次外伤致钢针弯曲,取出钢针重新行钢板固定。所有随访病例,测量双侧股骨长度:过度生长在1.2厘米以内者6例,未发现明显旋转、成角畸形及短缩畸形。
根据Flynn等[1]提出的髓内针治疗股骨骨折的评分标准,治疗结果全部为优秀。没有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内固定失败及术后感染等。
4 讨论
4.1 儿童股骨干骨折相对愈合快,既往多采用保守治疗,近年来随着对骨折愈合机制认识的深入和固定技术的进步,渐倾向于手术治疗[3]。。由于儿童股部软组织丰厚,骨干相对较细,无论用哪一种非手术治疗,都很难达到解剖复位;加之数周繁琐的护理,家属难以接受。随着治疗理念的改变,很多人尝试切开复位内固定,但是这种方式创伤较大,损伤肌肉、骨膜,术后的手术疤痕,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的巨大创伤,困扰医患双方。改良闭复钢针内固定既能恢复股骨的解剖结构,抵抗骨折端剪力和弯曲力,骨折愈合后取钉容易[4],克服传统非手术治疗复位不足、难以护理等不足,又能避免切开内固定术式的缺点,减少了组织损伤,避免了骨折端组织粘连,护理简化易行,有利于早日康复。
4.2传统理论[4]认为儿童股骨骨折髓内针固定存在损伤股骨近端生长板的危险性,决定儿童股骨近端形态的骨骺有纵行板、颈峡板和大转子骺板等。据笔者临床实践中观察,针尾穿出部位为大转子的顶点外侧,对纵行生长板骺板和大转子骺板无明显损伤。利用“手锥”,避免了暴力打击造成骨骺分离和损伤股骨头、颈干角、前倾角及转子形态的忧虑。
4.3手术技巧 (1)在透视下将针穿到股骨大转子外侧并钻入髓腔,这样可避免反复穿刺伤及骺板,又可避免钢针插入转子间窝影响发育;(2)骨园针的长度应长于股骨干,且在钢针插入骨折远端后,应尽可能插入髁部,这样可避免术后肢体短缩;加上外固定可有效的防范骨折旋转移位。(3)整复技巧方面:对于横断骨折,整复时用骨端对骨端,对顶后钢针就很容易进入骨折远端髓腔;对于螺旋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要用钢针去找骨端,这样更容易复位。不要拘谨于传统的在牵引状态下复位后穿针。(4)钢针经骨折端固定后,很多会存在崁插、侧方移位或旋转畸形,可在透视下“带针”进行手法矫正,这样更容易纠正畸形。(5)要注重“手感”的培养,利用“手锥”更为稳定、准确,要勤学多练,钢针进展的每一步都应“心领神会”。(6)对于反复整复仍不能“闭合穿针”者,无需一意孤行,可在相应水平外侧作纵切口,行有限切开,直接或间接复位,可以减少粗暴的复位和不必要的透视[1]。
临床实践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钢针固定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替代“弹性钉”与钢板,但在很大范围内,它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护理方便,易于推广的优点,笔者认为该方法切实可行。
参 考 文 献
[1] Flynn JM,Hresko T,Reynolds RA,et al.Titanmium elastic nails for pediatric femur fractures:a multicenter study of eardy results with analysis of complications[J].J Pediatr Orthop ,2001,21(1):4~8.
[2] Flynn JM,Schwend RM,Managemend of pediatric femoral shaft fractures.J Am Acad Orthop Surg,2004,12(5):347.
[3] 潘少川主编.小儿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97.
[4] 吉士俊,潘少川,王继孟.小儿骨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54.
探析改良闭合穿针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