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心肌病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6481 日期:2025-06-18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与西医常规疗法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 87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辩证选方用药治疗。结果 两组有效率有显着差异(P&<0.05),并且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有明显的滞后性,长期疗效稳定。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 糖尿病心肌病 临床观察
  糖尿病性心肌病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早期心脏损害症状多属不明显,易致漏诊、误诊。为了降低糖尿病的病死率,及早诊治糖尿病心肌病至关重要。笔者在临床中观察中医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和西医疗法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疗效对比,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为2004年1月~2006年5月间我院内科住院及门诊患者87例,均按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确认。年龄37~76岁男54例女33例糖尿病病程8~22年,糖尿病心肌病病程7月~8年,其中有心绞痛10例,伴发心律失常11例,伴有心衰者5例。随机分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组54例(简称治疗组)及西药组33例(简称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疗法
  治疗组均服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汤药。方药:黄芪30g,党参15g,太子参20g,黄精10g,麦冬15g,五味子15g,丹参20g,葛根15g,赤芍10g,地龙10g,桃仁10g,桑寄生15g,杜仲15g,当归10g,玄参10g,甘草10g,砂仁10g。加减变化:头晕目眩加羚羊10g,钩藤20g;心悸失眠加酸枣仁20g,栀子10g;神疲汗出加红参10g,牡蛎10g;咳喘痰多不利加葶苈子15g,贝母10g,石膏10g水煎服,煎药机煎取汁200ml*2袋,分2次温服,1剂/d。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对照组予硝心痛口服,每次10mg每日3次,阿司匹林每次50mg,每日1次口服,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减低血粘度,防止血栓形成。均四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电图变化情况。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无早搏、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减轻,早搏较前减少、静息状态下ST段较前抬高 0.5mv;无效:症状、体征及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善、早搏亦无明显减少。
  3.2 两组总疗效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 治疗组治疗前(10.97 2.92)mmol/L,治疗后(8.47 2.62)mmol/L;对照组治疗前(11.79 2.05)mmol/L,治疗后(7.39 2.31)mmol/L。经比较两组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
  3.4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生化、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
  4 讨论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病变的危重阶段,发病率及致死率均高。本病的发病机理为糖尿病代谢紊乱及冠脉微血管病变造成的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间质纤维化、糖基化蛋白在基间质沉聚,降低心肌顺应性而导致心功能下降。加之心肌、大血管和神经的微循环障碍,也导致及加重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及氧利用受阻,而导致心功能减退,甚至猝死。由于糖尿病的多发性末梢神经损害,常致无痛性心肌梗塞的发生。本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心病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气血、阴阳之虚为病之本,寒凝、痰浊、血淤为病之标,以心气虚,心阴虚为主,兼有淤血、痰浊、阻滞是糖尿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活血化瘀法通络治疗应始终贯穿于本病的治疗之中。又因本病早期无症状,心脏气阴两虚,仅表现为头晕力、心悸多汗、失眠等非特异性植物神经紊乱症状,病变的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和漏诊,延误治疗。故早期发现与早期治疗对本病意义尤为重大。糖尿病心肌病治疗应标本兼顾,益气养阴治本,活血化瘀、祛痰除湿、温经散寒治标。方中黄芪、太子参、甘草、党参健脾益气,以助气血生化之源;黄精、麦冬、当归、玄参养阴和血;葛根、丹参、桃仁、赤芍、地龙活血通络,五味子性酸收敛,引药入心;桑寄生、杜仲补肝益肾;佐以砂仁行气宽中以助疏通,使补而不腻。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和心肌代谢,具有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流变等多种作用;麦冬能稳定心肌细胞膜,减少胞浆酶LDH外漏,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能使因缺氧等引起的显着受损的心肌细胞较快获得修复,并且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人参可以通过心肌细胞耐缺氧的能力,对损伤心肌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功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抗凝。观察结果表明,益气养阴法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症状,促进异常ST段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的常规治疗。本法取效虽慢,但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停药数周后,病情大多仍能稳定,而西药硝心痛等,往往显示即时效应,停药后,短期内有复发,并且常有头痛、心率加快等副作用。两者相比,中药的优势更能显现,且取材方便、疗效确切。
  参 考 文 献
  [1]苗述楷,蔡惠文.糖尿病并发症防治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97.
  [2]苗述楷.糖尿病并发症防治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115.
  [3]张健敏.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病述要[J].中医药学刊2003.21(5)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