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抗Sa抗体
1994年加拿大学者Despres等[1]首次报道从人脾脏中提取Sa抗原,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在42.7%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检测出抗Sa抗体,特异性高达98.9%;且病程小于1年者的阳性率为29%。本文采用Despres方法从新鲜人胎盘中提取Sa抗原,检测RA和其他风湿性疾病的抗Sa抗体,了解其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试验组RA 192例,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修订的RA分类标准[2]。男性58例,女性134例,年龄17~76岁,平均46.1岁。其中早期RA(病程小于1年,X线无明显骨质侵蚀者)31例。采集血清时记录同期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关节表现采用28关节计分法[3],医师和患者对病情活动性的评估及患者对关节痛的自我评估采用ARA推荐的10 cm视力表评定。
对照组294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73例,强直性脊柱炎(AS)40例,其他脊柱关节病(SpA)16例,骨性关节炎(OA)27例,痛风(Gout)15例,皮肌炎(DM)8例,其他风湿病62例,以上病例均符合目前的国际诊断标准;正常人53名。
1.2 检测方法
1.2.1 抗原提取:在4 ℃下操作。新鲜人胎盘匀浆后离心,取上清,加入阴离子交换剂DE52搅拌,用不同浓度的洗脱液洗脱,行透析及冷冻干燥,-30 ℃保存。标准抗原由北京协和医院张乃峥教授提供,该抗原与Despres提供的标准抗原相比条带一致。
1.2.2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取4 mg Sa抗原溶于200 μl SDS-PAGE样品缓冲液中,在10%分离胶中电泳。将分离的蛋白转移到硝酸纤维膜上,再与待测血清反应,所有待测血清均1∶40稀释。然后加入1∶500稀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G抗体。加入底物溶液(DAB显色液)反应,待蛋白质条带清晰后加入终止液。以标准分子量标记物半对数作图,相对分子量50 000或50 000、55 000出现印迹条带者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统计软件行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等,取α=0.05为显著性检验标准。
2 结 果
2.1 抗Sa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抗Sa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33.9%(65/192),特异性为96.9%(SLE 8例阳性、DM 1例阳性),阳性预报率为87.8%,阴性预报率为69.2%;早期RA中抗Sa抗体阳性率为32.3%(10/31)。9例检测时不能确诊,经随访确诊RA患者中4例抗Sa抗体阳性。
2.2 抗Sa抗体单独出现50 000条带与同时出现50 000、55 000两条带的比较:65例抗Sa抗体阳性RA中,同时出现50 000、55 000两条带者15例,单独出现50 000条带者50例。前者在医师对病情活动性的评分、患者对病情活动性的自我评分、患者对关节痛的自我评分、C反应蛋白(CRP)增高等方面较后者明显增高,红细胞沉降率(ESR)、IgG虽无差异,但亦增高。同时出现50 000、55 000两条带者病情活动性较高。 转贴于
2.3 抗Sa抗体与RA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表1~3):抗Sa抗体阳性组以小关节起病为主,类风湿因子(RF)阳性滴度明显较阴性组高,其他临床、实验室指标差异无显著性。63例RF阴性RA中,抗Sa抗体阳性17例,阳性率为27%。按病程分组,病程<1年抗Sa抗体阳性者X线病情分期Ⅱ级较阴性者多(Ⅲ、Ⅳ级均缺如)。抗Sa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RF、抗核周因子(APF)、抗鼠食管角质层抗体(AKA)、抗RA33抗体、抗核抗体(A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1994年Despres等[1]发现抗Sa抗体以来,迄今国内外研究尚不多见。目前仅知Sa抗原为一与核酸无关的非酰基化多肽,相对分子量为50 000和55 000。Sa抗原存在于人脾脏、胎盘和关节滑膜翳中,可能为人体组织的正常组成成分。后来发现RA患者关节滑液[4]中存在抗Sa抗体,推测其可能在RA发病过程中起潜在作用。
抗Sa抗体对RA诊断敏感性最初报道为42.7%,目前研究在32%~43%之间[5],本文结果为33.9%,与采用Despres等[1]方法的许尚栋等[6]结果相近,较Despres低。可能为地域、人种的差异或病例的选择不同所致。目前研究结果特异性平均为97%左右,本文为96.9%,与许尚栋、Despres报道相近。
抗Sa抗体可出现在RA发病早期,Despres在病程小于1年的RA中抗Sa抗体阳性率为29%;本文早期RA抗Sa抗体阳性率为32.3%;另有9例检测时未能确诊,经随访确诊RA患者4例抗Sa抗体阳性。抗Sa抗体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
新鲜人胎盘提取的Sa抗原可同时表现50 000、55 000两条带,亦可仅表现为50 000一条带。有认为是抗原在提取过程中降解所致。本研究抗Sa抗体阳性RA中,23.1%同时出现50 000、55 000两条带,76.9%出现50 000一条带;而且前者在医师和患者对病情活动性的评价、患者对关节痛的评价、CRP水平明显较后者高,提示同时出现50 000、55 000两条带者病情活动性较高。
本文抗Sa抗体阳性组RF阳性滴度明显高于阴性组,但其他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因此其与病情活动、严重性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按病程分组,本文发现病程小于1年者抗Sa抗体阳性X线病情分期较阴性高,抗Sa抗体阳性者发病第1年病情进展可能较快。
目前认为抗Sa抗体不同于RF、APF[7]、AKA[8]、抗RA33抗体[9]、ANA、RA抗68 000抗体[10]等,本文结果与之相一致。抗Sa抗体可出现在RF阳性和阴性的RA中,Despres在27%RF阴性RA中检测出抗Sa抗体,本文结果亦为27%(17/63),RF阴性RA中抗Sa抗体阳性,均说明抗Sa抗体可能有助于RF阴性RA诊断,是对RF的补充
Despres随访观察1例经甲氨蝶呤治疗的RA患者发现,抗Sa抗体滴度随病情活动而波动,本文随访结果为2例RA患者抗Sa抗体转阴,可能为病情缓解或使用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所致。
关于抗Sa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