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医院产房工作人员,由于随处环境的特殊性及接触的产妇大多数为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产妇,每天都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极易发生职业暴露,现就其存在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和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1 存在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1.1 自我防护意识差。在接产和处理待产产妇和新生儿过程中,未遵守职业防护原则,未执行职业防护程序。
1.2 接产及处理产妇等操作不熟练,未按操作流程进行工作。
1.3 对防护制度掌握不好,不能按要求执行防范措施。
1.4 工作人员少、频繁倒班、未充分休息、机体抵抗力差,增加职业暴露的机会。
2 常见环节
2.1 接诊急产产妇时,未做好接产所需物品的准备及个人防护用品的充分准备。
2.2 产程中进行一些操作时,如人工破膜时、行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及侧切时、胎儿娩出及胎盘剥离娩出时,发生羊水及血液喷溅的可能性较大。
2.3 为产妇及新生儿进行静脉注射,静脉采血时。
3 防范措施
3.1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重视各项规章制度,勿存在侥幸心理,对潜在的危险因素具有预见性,严格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标准预防即凡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3.2 熟悉各项护理及接产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各项操作,重视理论学习与技术操作培训。对于一些容易发生血液、体液喷溅、针刺伤的操作,应保证有充足的光线,操作时小心谨慎,勿慌张,避免一些意外伤害。
3.3 纠正不良操作习惯,如注射或穿刺后的针头复帽或随手乱放,用过的剪刀尖端未闭合,未按要求穿防渗透工作衣、戴面屏,导致一些意外伤害。
3.4 接触孕产妇时,做好各项防护措施 进行有可能接触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发现手套有破损时,立即更换,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在进行人工破膜、接产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及羊水喷溅到面部时,助产人员应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护目镜或面屏;对有可能喷溅到身上时,穿防渗透性能的工作衣,穿过膝且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鞋套或高腰胶鞋;手部有破损时,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必须戴双层手套。
3.5 使用后的锐器应注意安全放置 绝对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可以放置于一个专门的弯盘内,接生完毕后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使用中的利器盒装放量达到3/4时,应关闭开口,密闭运送,做无害化处理。
3.6 对于产妇分娩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应装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由专人回收处理。医疗器械用含氯消毒液进行初步浸泡处理后由供应室统一回收消毒无菌。
3.7 做好环境的清洁、消毒处理 对于感染及检验结果未回的孕产妇,接产前,预先准备好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放于专门的容器内,对于喷溅于台面、桌面、地面上的血液、体液立即进行稀释消毒。产房门口铺一块用2000mg/L的消毒液浸透的垫子,减少因工作人员进出而造成交叉感染。
3.8 当受到伤害时,必须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治疗。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挤出残血,清水冲洗,碘伏、酒精消毒创口。对HIV阳性者,除做好消毒外,在24小时内用上抗HIV药物;对HBSAg阳性者,除做好消毒外,应在24小时内及1个月后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同时皮下注射乙肝疫苗,并立即上报感染管理科。
3.9 定期检测 医院产房的助产士应定期检测肝功能、抗HBV、抗HCV、抗HIV等项目,并注射相关的疫苗。
4 小结
作为传染病医院产房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自我防护,采取适当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人体的伤害,以利于更好的做好助产工作。
关于传染病医院产房存在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