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8-2010年上报的8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引起的有62例,抗微生物药引起的有9例,心血管药物引起的有8例;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系统,包括皮肤及附件损害(22例)、消化系统损害(11例)、神经系统损害(21例)、血液系统(7例)等,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皮疹、瘙痒、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寒战、发热等。结论 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关: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必须加强药品规范使用的管理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加强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以减少和避免其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合理用药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our hospital and to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in the clinic. Methods 80ADR cases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2008-2010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e 80 medicine in adverse reacti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edicine arouse have 62;fight microbe medicine arouse have 9;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arouse have 8; adverse reaction is concerned with organ and system, including skin and attachment harm 22,digestive system harms 11, nervous system harms 21,blood harms seven systematically and so on. Major clinic of adverse reaction shows have rash titillate nauseating, vomit , dizzy, headachy shiver give out heat wait. 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ADR is related to many factors, such as age of patients, administration route, and the category of drug. The management of drug us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report institution of ADR should be perfected. Propaganda strengthens monitor and ADR knowledge of medicine ADR lead to with decrease and avoid its occur.
【Key words】Adverse drug reaction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Rational use of durg
我院为一所精神专科及老年关怀医院,2008年加入了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并建立了由全院医护人员和药师共同组成的ADR监测组织,对全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对我院20081~2010的ADR报告进行总结与分析,旨在研究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以此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8-2010年我院收集的80例ADR报表。通过Excel表按照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涉及的种类,及ADR的主要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
2 结果
ADR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结果见表1,引起ADR的药品种类见表2,引发ADR的给药途径见表3,引起ADR的前十位药品及临床表现见表4,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5。
表1 ADR在性别、年龄段构成情况
表2 引起ADR的药物分类及构成比
注:由于部分ADR报告引起ADR的药物在2种以上,且无法判别何者为具体引起ADR的药物,只能认为这几种药物均可引起该ADR,因此在统计各类药品报告例数时出现总报告例次大于80例的情况。
表3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及其构成比
注:由于部分ADR报告引起ADR的药物在2种以上,且无法判别何者为具体引起ADR的药物,只能认为 这几种药物均可引起该ADR,因此在统计药品给药途径的报告例次时出现总报告例次大于244例的情况。
表4 ADR排名前十位的药品
3 讨论
3.1 性别、年龄与ADR 80例ADR病例中,患者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93岁。ADR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生率最高,为71.25%。提示中老年患者是ADR监测的重点对象之一。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ADR数占总数31.1%,远远超过了同年龄段人口构成比,这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肝、肾等器官功能减退,易造成药物在体内的蓄积,且多数老年人患有数种慢性疾病,合并用药增多,使得老年人发生ADR几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尤其合并用药者,应特别重视。因此,中老年患者用药,应适当调整剂量,应尽可能做到个体化给药,尽量减少合并用药的数量,并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ADR,及时作出处理,减少ADR的危害性[1]。男/女比率为0.7/1.0,说明发生ADR女性多于男性。这与药源性疾病的性别分布的一般规律(一般说来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一致。
3.2 引起ADR的药品种类 引起ADR例/次最多的是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为62例,占总例数的68.14%。其中严重的有7例均是由二代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近年来二代精神药物在我院治疗精神疾病中广泛应用,其对精神分裂患者的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均有一定疗效。较少影响认知功能,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但某些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存在不良反应较多且严重,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密切观察,正确评价疗效,注意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调整剂量。其次,抗微生物药及心血管系统的ADR发生率亦较高。
3.3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 80例ADR中,口服药引起的有72例,占75.8%;静脉注射剂引起的有19例,占20.0%。静脉给药途径相对其它途径给药,发生ADR的频率最高。其主要原因为:①我院为精神病专科医院,给药途径主要为口服,该类病为慢性病,服药疗程长,药物副作用较大,较多药物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再次这类羰人的自诉能力差,因此使用药物过程,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以便急时处理。②静脉给药基本在医院进行,对ADR的监测较重视;③静脉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肝脏的首过效应,故药物浓度较高,对机体的刺激较强[2];因此,临床上能用口服药达到治疗目的,原则上不要使用注射剂。临床使用注射剂时,应注意进行正确的操作,避免因药液配伍不当、浓度高、配置的液体放置时间过长、滴速过快等引起不良反应。
3.4 引起ADR的前十位药品 我院引起ADR的发生率高的前三位药分氯氮平片为10例,占12.5%,喹硫平片为9例,占11.25%,利培酮片为7例,占8.75%。这三种药物均为二代精神药物,在我院临床上应用广泛,它与其它神经受体的亲和力相对较高,而与D2受体的亲和力相对较低。其临床应用优点是:不仅能控制精神分裂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和情感性症状其耐受性总体上较典型抗精神病药好,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但这类药物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使用时要注意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调整剂量。
3.5 ADR的临床表现 ADR引起各系统器官症状,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有22例次(27.5%),临床表现以皮疹和皮肤瘙痒为主,这可能由于皮肤损害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诊断,而且不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另外,各种药疹主要为变态反应所致,目前临床常用药物有的为全抗原或半抗原,进入人体后较易引起变态反应[3]。神经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血液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也较多,分别为21例次(26.5%)、11例次(13.75%)、7例次(8.75%)和6例次(7.5%)。
3.6 ADR的监测(1)我院上报8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不良反应状态为一般的58例,占总数比例为72.5%;严重的8例,占总数比例为10.0%。其中有有5例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为与造血系统相关的不良症状。(2)上报的不良反应中,口服片剂报告为72例,占总数75.8%;注射剂报告例数为19例,占总数比例为20.0%。我院80例ADR中,住院患者68例,占全年住院患者的0.18%。据报道[4],住院期间约5%-30%的患者会出现ADR。因此,还需加强对ADR监测工作的宣传、教育和指导,强化ADR的危害意识,从而提高各级医务人员对ADR的警惕性和早期发现,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参 考 文 献
[1]时颖华,王大猷.我院219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2,11(2):113.
[2]张爱琴,白玉国,刘翎.我院2004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5):618.
[3]衣淑珍,付秋生,凌云,等.我院338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房,2004,14(3):171.
[4]陈力田,张葆樽,蒋国彦,GW索恩.内科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28.
我院80例药品不良反应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疑难腹痛治验浅析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变化的临床价
- 关于剖宫产术后病人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排尿
- 关于由丝状真菌引起的化脓性角膜炎的临床辅
- 人脐带间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及基本生物学特性
- 关于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sICAM-1与sE-select
- 不同术式子宫切除与性激素及血脂改变的有关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浅析及倍他乐
- 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有关性的观察
- 关于芦荟1号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
- 关于气管狭窄甲状腺手术的麻醉处理
- 14C-尿素呼气试验法检测Hp感染的可靠性分析
- 关于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急性
-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效果浅析
- 关于中晚期胸部肿瘤放疗体位固定的比较
- 关于血清锌、生长激素和IGF-1与儿童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