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加强病区护理管理,控制院内感染,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护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建立健全护理监控组织,完善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落实管理措施。结果 提高了护士对医院管理意识,提高了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论 医院感染控制必须通过有效措施,以科学监测为依据,以感染管理为手段。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规章制度
随着医学知识的飞速发展,各种侵入性操作的不断增加,另外,随着新的疾病,尤其是新的传染病的不断出现,以及各种耐菌株的不断增加,医院感染已成为影响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和增加医疗费用的重要原因。人类将面临各种疾病的严峻挑战,因此,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
一 加强感染控制的组织领导和知识培训是前提
健全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关键 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各项院感指标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疗废物的处理等这些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无不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并且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和滥用与人体正常微生态失衡及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护士必须严格掌握配伍禁忌,合理安排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所有抗菌药物现用现配,避免降低效价。因此护士通过各种有效的规范化护理手段,最大限度的降低医院感染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健康保障,转变观念,改变行为,共创医院感染零宽容 “零宽容”是指我们对待每一个医院感染都要当作它永远都不该发生那样去追根溯源。
二 加强护士素质教育培训,树立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意识
针对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消毒灭菌知识,个别护士对院内感染的有关概念掌握不够,特别是对院内感染的规章制度掌握不全面,对各种监测标准及新知识,新技术等知识不足,如对消毒灭菌方法不熟练,在护理工作中的自我防护意识差,如在发生锐器损伤时不能及时或未意识到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所应用的消毒、灭菌剂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在洗手现状上大多数人知道洗手的原则,但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洗手较少,仍有个别护理人员常常在完成整个护理操作后才洗手,且洗手后不擦干,又开始操作,护士在为病人治疗、护理过程中,任何一次操作都是一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及负担,而且可能延长病程,造成病残甚至死亡。 因此,针对这些薄弱环节,科室多次组织全体护士学习(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有关法律法规,对医院感染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如何监测等项目的学习。
三 护士长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
1.认真做好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是重要手段,首先成立科室监控小组,以科主任、护士长任组长,骨干大夫、护士各1-2名为监控员,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主要为自我监测,强调科室负责制,主要完成对病区空气、物表、手表、消毒液等监测工作,每月对监测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记录结果。
随时监督 护士长每日巡视病房,对护士正在进行的无菌技术操作进行突击查看,不断增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意识,提高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的自觉性。护士长每日对当班护士配制的含氯制剂进行有效氯浓度监测。对其消毒液配制方法现场提问或当场配制,做到人人会配,确保消毒效果。强化护理人员的消毒灭菌观念。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预防和控制,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护理人员工作的内容之一。
2.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都有赖于护士长的监督,科室的感染管理护士长是关键。护士长应把预防医院感染、监督、指导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基本工作来抓,并随时监督执行,有责任教育护理人员提高对医院感染危害的认识,促使护理人员自觉地认真地落实医院感染的有关规定,贯彻执行各项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预防因消毒隔离工作不到位,护理工作失误而引起的医院感染。要求全体护士必须认识到医院感染与已有关,也是护理质量的组成部分,真正明确自己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提高自觉性,把控制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变成自觉的行动。对患者每完成一次护理操作程序都必须要有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规范履行护理行为,使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护理人员的高素质、高水平。夜班时操作是否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在紧急抢救时是否所有处置都符合要求,这些都关系到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
3.严禁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混放,医疗废物转运时,严格履行交接登记手续,按照要求资料保存3年,严禁买卖医疗废物和随意倾倒医疗废物。
四 落实管理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1.重管理、抓落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对本科室人员重点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培训,学习医院有关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并严格执行,积极开展院内感染知识教育势在必行,是功在今天,利在明天的大好事情。不断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充分发挥了监控组织的作用,做到了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定期与随时检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
2.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将所有患者都认为是感染性患者,所有血液或体液都认为是感染性物质。把握针刺伤的处理方法和报告制度,坚持做到标准预防,标准洗手,人人把握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正常使用,毁形,消毒,处理方法。认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操作,确实保证工作质量。
3.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无菌操作前严格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无菌手套,抗生素应现用现配,操作中应避免在局部有炎症的部位穿制,预防感染发生。
总而言之,院内感染和护理工作是紧密相关的,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加强院内感染管理,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在护理管理中,要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但需要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规范的护理活动准则,而且还需要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提高院内感染意识,变被动执行标准为主动完成。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才能把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降到最低水平。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严格的护理管理手段,对预防医院感染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于丽荣.护理与医院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3):316.
[2]马成云,李波,李文君,等.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
[3]袁玉华,同俏静,赵凯,等.JCI医院评审中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标准的执行与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75-176.转贴于
关于加强病区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