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生儿肺炎356例护理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0542 日期:2025-04-20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提高新生儿肺炎治愈率的护理流程。方法 对我院儿科2003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35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分析,针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体征,提出护理问题,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结果 35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全部痊愈。结论 整体护理是缩短新生儿肺炎患儿病程、提高其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护理
  由于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引起呼吸道阻塞甚至肺不张引起通气换气受限。导致新生儿肺炎的发生。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1]。对新生儿肺炎可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护理是重要环节[2]。2003年5月~2009年5月对我院新生儿无陪病房356例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无陪侍整体护理管理,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6例,年龄0d~28d,平均年龄15d;均符合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标准[3]。其中吸入性肺炎287例,感染性肺炎69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综合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合理喂养和氧疗等基础治疗,针对不同病原菌给予抗生素治疗。入院初根据发病时间及发病原因选用不同抗生素:对于宫内感染及产时感染者,给予氨苄青霉素等,重者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对于产后感染性肺炎者,给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待血培养检查出病原菌后,再根据药物敏感实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支持疗法: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免疫功能,必要时可输血浆和免疫球蛋白等。
  1.3 护理资料
  1.3.1 基础护理 每日为新生儿洗澡,观察皮肤是否红润、干燥,有无脓疮或黄疸。洗澡后更换清洁、柔软的衣服。勤换尿布,排便后用温水洗臀部,涂MEBO软膏,避免大小便刺激,防止臀红的发生。保持新生儿眼睛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眼睛冲洗液棉球擦拭;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新生儿口腔,要警惕鹅口疮的发生,如有散在或线状白点,则按医嘱用苏打水擦拭或涂制霉菌素散。
  1.3.2 加强新生儿的保护,防止交叉感染 控制室内温度在22℃~24℃,相对湿度为55%~65%。限制家属探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空气消毒每6小时1次,桌面、物体表面用乙酸液每日擦洗2次,地面用消毒液清扫每日4次。各种操作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保持新生儿用具、衣服等清洁。严禁患有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接触新生儿。
  1.3.3 合理喂养,保证热量供给 对于体温不升的患儿或早产儿放在开放暖箱或闭式暖箱中保暖。根据患儿体重和日龄调节暖箱温度,使患儿皮肤温度保持在36.5℃左右[4]。新生儿患病期间喂奶工作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工执行,患儿物品专人专用,每日严格消毒;病情轻者可少量多次喂奶,但不宜过饱,以每次2/3量为宜,防止呕吐和吸入,喂奶后托起患儿协助排气,取头高,右侧卧位,防止溢乳;呛奶严重者改用稠奶;喂奶后30min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重症患儿采取鼻饲,并根据不同日龄、体重、对液量的具体要求静脉补液。喂奶后观察面色变化及呼吸、心率、腹胀等情况。不能进食者予以补充氨基酸和脂肪乳,以保证热量和水分的正常吸收。
  1.3.4 保持呼吸道通畅
  1.3.4.1 翻身和体位引流 根据重力作用的原理,通过改变体位的方法促进肺部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向大支气管方向引流,分泌物多时根据病情2h~4h翻身1次,可防止肺萎缩及肺不张[5],保证支气管排痰通畅。
  1.3.4.2 胸部叩击 胸部叩击可以通过有节律的叩打,对呼吸道—肺部产生直接震动,使附着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有利于痰液的排出。我们常用软的面罩或护理人员的手指手掌。叩击时手指手掌紧贴患儿胸壁,手指方向与肋间平行,用软的面罩边缘接触胸壁,以免漏气。在新生儿呼气时用腕部的力量轻叩肺部,叩击部位在前胸、腋下、肩胛间和肩胛下左右共8个部位,叩击速度为100次/min~120次/min,每次叩击提起2.5cm—5.0cm,每次叩击1min—2min,每个部位反复6、7次,总共时间不超过l0min,叩击动作要注意轻快,同时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皮肤及口唇是否紫绀,喂奶或胃管喂养后30 min内不能进行此操作。在喂养或吸痰前30 min~45 min改变体位后再叩击,叩击前可适当提高氧浓度10%~15%,对于用呼吸机的危重患儿48 h~72 h及肺出血、体重低于1.0 kg的早产儿不能进行此操作。
  1.3.4.3 超声雾化吸入 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行超声雾化吸入,每4小时1次,每次15 min~20 min,在雾化液中加入沐舒坦及地塞米松,使药液随吸气吸入到较深的终末支气管,能疏松和稀化在呼吸道内堆积的痰液,湿润气道,从而提高呼吸道的清洁功能,并可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有利于痰液吸出。
  1.3.4.4 吸氧 中、重度缺氧患儿经皮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中度缺氧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0.3L/min~0.5L/min,氧流量25%~30%;或口罩给氧1L/min~1.5L/min,重度缺氧者可用头罩给氧,氧流量5L/min~8L/min,氧浓度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左右即可。如无效应改用呼吸机给氧。在喂养或吸痰前30 min~45 min实施胸部叩击前可适当提高氧浓度10%~15%。
  1.3.4.5 吸痰的护理 对于多痰患儿、根据医嘱每次体位引流、胸部叩击、超声雾化吸入后的吸痰,要注意无菌操作,一般先吸引口腔内分泌物再吸引鼻腔内分泌物,以免患儿在喘息和哭叫时将分泌物吸入肺部。吸痰的压力为80~100 mmHg,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若吸痰后出现青紫可加大氧流量10%~15%[6],吸痰时要注意观察分泌物的量、粘稠度以及颜色、面色及吸痰前后呼吸音变化,吸痰后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况、呼吸频率、心率、面部皮肤和口唇颜色等。    1.3.5 病情观察
  1.3.5.1 由于新生儿病情变化差异大,病情变化快,患病时各种反应能力较低。因此,应密切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变化、吃奶情况、有无呛咳及紫绀等,特别是新生儿体温、脉搏、意识状态、呼吸、吸吮等指征,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1.3.5.2 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温升降不稳定,如果出现体温不升,呼吸心率减慢、双眼凝视、哭声微弱或不哭以及刺激时无反应等,均为病情严重的表现。
  1.3.5.3 呼吸频率、深浅、节律的观察有助于缺氧程度的判断。特别是观察患儿安静时的呼吸频率,双肺有无呼吸音改变等,若患儿面色苍白、出现口唇或指(趾)青紫、鼻翼扇动、张口呼吸、点头样呼吸、吸气时出现“三凹征”、吸气呻吟、呼吸暂停等说明病情危重,及时抢救。
  1.3.5.4 观察呼吸道分泌物可以判断是否有羊水、血液、呕吐物或胎粪的吸入,特别要注意观察呼吸道分泌物性状,包括颜色、量、黏稠度等。
  1.3.5.5 正常新生儿吮奶有力,有食欲要求,患肺炎时多数患儿拒奶、呛奶,口吐白沫,观察哺乳情况和吸吮情况有助于判断患儿病情的变化,如患儿吐奶呈喷射状,应考虑到颅内压增高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3.6 观察有无并发症 新生儿肺炎常见并发症是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败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给予特别护理,对患儿进行心电监护,观察预防电解质紊乱、黄疸、硬肿症和各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1.3.7 输液时严格掌握静脉输液量及速度,一般选用注射器输液泵调节静脉输液速度,每分钟以4滴~6滴为宜,以免静脉输液速度过快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肺水肿或心衰。
  2 结果
  35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因病情危重转上级医院5人,其余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1±4)天。
  3 讨论
  3.1 由于新生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反应性差,肺含气过少,呼吸表浅以及新生儿肺炎病因不同[7],以致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临床护理的难度也相应增加。
  3.2 新生儿无陪病房是新生儿监护病房,病房内温度、湿度适宜,消毒隔离措施严格,可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护工持续24h进行病情观察、治疗及护理,不仅有利于新生儿疾病恢复同时降低了呛奶发生率,缩短患儿住院日数,减轻患儿痛苦。
  3.3 由于新生儿气管及支气管腔相对狭小,黏膜柔嫩,血管及黏膜血管丰富,感染后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气道狭窄甚至阻塞,肺部含血量多,易瘀血发生感染。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咳嗽反射弱,无法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直接威胁患儿的生命,此时通过对新生儿系统、专业的护理,尤其通过肺部物理疗法促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改善通气功能,减少肺部瘀血,对控制感染,提高新生儿肺炎的治愈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刘世超.新生儿肺炎200例X线诊断体会[J].实用儿科杂志,1993,8(3):239.
[2]毛云霞,胡超芬,钟政武. 新生儿肺炎9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8):1102.
[3]李毅.儿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1.
[4]黄人健.护士手册.北京: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415.
[5]朱念琼.儿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
[6]曾秋萍.肺部物理疗法在新生儿肺炎中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l(18):37.
[7]陈方,周珉.120例新生儿肺炎X线分析[J].中外医用放射技术,1999,14(7):l4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