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阴唇粘连临床治疗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0493 日期:2025-04-19 来源:论文网
作者:梁建好 白晓丹 梁秀梅

【摘要】阴唇粘连常是幼女外阴阴道炎反复发作引起,导致分泌物排出不畅,最后可发展成子宫附件内生殖器炎症。因此,了解病因,改善患儿卫生习惯,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阴唇粘连 治疗
  1 临床资料
  1.1病例1 许女,6岁,因发现排尿异常半个月就诊。半个月前,家长发现其排尿异常,排尿时尿体变细向左偏斜,经常湿透左裤脚,排尿时常需加大腹压,无尿痛。体查:蛙腿姿势,轻轻的向下分开大阴唇,小阴唇中线粘连成灰白色透明膜状,掩盖尿道口及阴道口,近阴蒂下方有一小孔,尿液自此流出,无红肿及异常分泌物。
  1.2病例2 王女,4.5岁,因发现外阴异常1周就诊,洗澡清洁外阴时家长发现其拒绝清洗,小阴唇不能分开,排尿正常。体查:体位同上,小阴唇部分粘连成小片透明膜状,充血,无肿胀及异常分泌物。
  1.3治疗 阴唇粘连且一侧有排尿改变,应患儿家长要求治疗。用欧维婷软膏(雌三醇软膏)涂于阴唇粘连处,用清洁拇指将阴唇轻轻向左右两侧分离,每日2次。粘连松解后每晚用清水清洁外阴,已分离的阴唇涂金霉素软膏,定期复查,10-14日后小阴唇粘连松解。
  1.4随访 治愈后随访1年无复发,无乳房发育和阴道出血等。
  2 讨论
  2.1阴唇粘连的原因
  2.1.1后天性因素 是婴幼儿阴唇粘连的主要原因。雌激素水平低下:幼女时期雌激素水平低为发生阴唇粘连的病理生理基础。由于小阴唇上皮薄嫩,容易受损而导致损伤性粘连;解剖特征:婴幼儿外阴和大腿皮下脂肪丰富,阴唇相互接近,活动少,这是发生阴唇粘连的解剖基础;不卫生习惯:婴儿时期使用尿布者(尤其是尿布外面有橡皮布或塑料布),由于外阴温度和湿度增加,容易导致阴唇上皮细胞脱落而致感染,穿开裆裤者,由于外阴暴露,亦易受感染,大便后抹擦肛门不当,大便污染外阴,亦为感染粘连的原因。
  2.1.2先天因素 有人认为胚胎发育过程中阴唇可不正常的融合而粘连,但此说法尚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先天性阴唇粘连罕见,确诊前需排除两性畸形[1]。 转贴于    2.2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3个月至8岁,尤以2-6岁常见。部分患儿无临床症状,仅为家长为患儿清洗外阴或见其排尿异常时发现。
  2.2.1排尿异常 尿线变细,尿流偏离方向,或尿线分叉,严重粘连者,出现排尿困难,膀胱尿潴留。合并尿路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部分患儿表现为排尿时哭闹。有外阴感染时,局部充血发红,分泌物多,有异味,患儿常用手抓外阴部。
  2.2.2阴唇粘连 拨开大阴唇后可见两小阴唇于中线粘连,其中可见一层浅薄灰色的透明膜,小便时能膨胀,可见中间有小孔,尿液自此流出。根据粘连部位,可表现为不同形式:两小阴唇下部分粘连,封闭前庭下部,掩盖阴道口;小阴唇上部分粘连,使尿流改变方向,尿液从下方排出;大小阴唇均粘连,外阴仅见皮肤组织或阴蒂,尿液从某一残存的裂隙中排出。
  2.3阴唇粘连的治疗
  阴唇粘连常导致严重排尿不适,阴唇继发感染或家长要求时方行治疗,否则待至青春期自行消失[2],但部分学者认为应积极处理,不宜期待自行分离,否则,除引起排尿不适外,以后可能引起阴道分泌物及经血排出不畅。成功分离后应继续应用抗生素软膏,加强局部清洁[3]。
  2.3.1非手术治疗 雌激素软膏的局部应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见上述方法,若出现乳房胀痛或外阴皮肤着色可在停药后自行消失。
  2.3.2手术分离
  2.3.2.1徒手分离 常规消毒后,1%盐酸丁卡因行表面麻醉,用手指将大阴唇向两侧轻轻牵拉,轻柔分离粘连部。一般能分离成功,若牢固则先分离一部分,隔日再行分离,剥离后,创面涂雌激素软膏。
  2.3.2.2器械分离 在表麻或全麻下,用尖刀自中线轻轻分离,术后每天用0.2%呋喃西林液清洁外阴,涂雌激素软膏+抗生素软膏至上皮完全恢复正常。
参 考 文 献
[1]杨冬梓,石一复.小儿和青春期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4-105.
[2]蔡桂茹,马庭元主编.实用儿童与青年妇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57-159.
[3]杨冬梓,邝健全.阴唇粘连的病因和治疗方法[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12:749-75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