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叶切除术后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影响因素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8353 日期:2025-03-29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肺叶切除;,雾化吸入;,影响因素
  【关键词】 肺叶切除;雾化吸入;影响因素
  1 临床资料
  2004/2006年我院收治肺叶切除患者70(男48,女22)例,年龄27~72岁. 所选用雾化器为YADU牌YCY800型医用超声雾化器. 一组30(男20,女10)例,采用老式雾化方法进行雾化:患者随意平卧,使用室温下的生理盐水配置雾化液,开始吸入即使用最大量直至吸完药量. 二组40(男28,女12)例采用改良过的方法进行雾化: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采用灭菌注射用水配置雾化液并加热至37℃,在吸入时从小剂量开始,3 min待患者逐渐适应后使用大剂量,直至吸完,每次15 min,间隔3 h再次吸入,在雾化后给予压迫气管,拍背,吸痰等处理.
  2 讨论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是稀释痰液、消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1]. 临床中往往由于操作和方法的不当,常可使治疗无法获得满意效果[2]. 通过观察实验,我们体会到雾化时患者的体位、雾化液温度与配置所用溶液、雾化量的调节、间隔时间及雾化后的处理等因素,将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
  2.1体位患者肺叶切除后,呼吸面积减少,肺活量降低,仰卧时隔肌位置较高,胸廓活动度小,患者短时间即出现呼吸费力、烦躁. 这时改变卧位或半卧位后,症状明显减轻.
  2.2雾化液温度与配置以往我们用室温放置的生理盐水配置雾化液,气味咸涩、苦臭,常使患者频繁咳嗽,严重时引发支气管哮喘. 我们将灭菌注射用水放于温水中加热配置雾化液吸入,改善了口感,减轻冷空气引起的副作用.
  2.3雾化量的调节肺叶切除后的患者,呼吸功能减弱. 老式方法雾化,大量的雾化液骤然进入气管,使患者支气管痉挛导致憋气,加重呼吸困难. 改用改良方式吸入雾化气体后,症状缓解,再次用该方法雾化时,憋气、气促症状未再出现.
  2.4雾化间隔时间肺叶切除后,痰液积聚极易引发肺部感染. 适时适度地掌握间隔时间,也有利于减少感染. 适时:即在遵照医嘱的基础上,根据痰液性状、粘稠度,掌握间隔时间. 一般为3 h 1次. 若为袖式肺叶切除加支气管成型术后患者,间隔时间为1 h 1次. 适度:即在每次治疗时,掌握时间的相对性,主要观察患者的表现,避免出现气促、烦躁等症状为适度.
  2.5雾化后处理肺叶切除后的患者,常因疼痛、咳嗽无力使痰液积聚肺底,致使肺不张加重病情. 在雾化后,痰液得到稀释,通过拍背,压迫气管,气管内吸痰等方法,将气管、支气管壁的痰液排出,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陶仲为. 重症肺心病治疗的探讨问题[J]. 医师进修杂志,1985,8(12):13.
  [2]杨玉兰,王岚,由丽华,等. 小儿雾化效果的因素分析[J]. 实用护理杂志,2003,9(9):3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