鲅鱼圈港深水散货泊位后张预应力T梁外观质量控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2467 日期:2025-01-29 来源:论文网

摘要:鲅鱼圈港深水散货泊位是20万吨级泊位,全长500m,码头结构形式为高桩墩台式,码头引桥长106.865m,宽14.35m,引桥分三跨,设有三个引桥墩,墩台上部为预制安装后张法预应力T梁,T梁长32.14m,高2.5m,顶宽2.45m,底宽0.5m。整个引桥共有T梁21根。

关键词:鲅鱼圈港 深水散货 泊位 后张预应力 T梁 外观 质量 控制

一、概况<?XML:NAMESPACE PREFIX = O />

1、工程概况:

鲅鱼圈港深水散货泊位20万吨级泊位,全长500m,码头形式为高桩墩台式,码头引桥长106.865m,宽14.35m,引桥分三跨,设有三个引桥墩,墩台上部为预制安装后张法预应力T梁,T梁长32.14m,高2.5m,顶宽2.45m,底宽0.5m。整个引桥共有T梁21根。

、小组概况:

我们为实现局级优质工程的目标,针对如何提高后张预应力T梁的预制质量做为小组的活动课题。由项目部领导、技术干部及工人组成的“三结合”现场型QC小组,小组成员共8人,组长陈平,副组长杨卫东。预应力T梁中,由于体积大,水泥用量多,并掺加9%的硅粉,砼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且在以往的T梁中砼的表面缺陷较多(麻面、砂斑),影响预制T梁的外观质量。作为,我们必须确保工程质量,加强过程控制。针对如何提高预应力T梁预制质量作为控制重点,成立QC小组,以技术、管理及现场人员组成,并聘请公司总工祝业浩、质量处外长周润江两位专家和现场的有关人员作为小组的顾问。

QC 小 组 组 成 成 员 表

序号

姓名

组内分工

活动时间及内容

1

项目经理

小组二00三年三月成立,人均接受QC教育时间为50小时以上。每月集体活动两次,利用现场分析讨论、外出参观及班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专家、设计、班组的意见,通过对过程实施全过程,特别是重点环节的严格控制,同时不断加强与设计、的沟通,为提高预应力T梁的预制质量探索出经验。同时,对于现场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不断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精品意识。

  活动时间:2003年3月起,每月活动两次。

  活动内容: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的知识,围绕课题调查分析,提出对策,组织实施。

2

杨卫东

项目总工

副组长

3

赵学民

生产调度

4

王瑞祥

主办工程师

5

郭和利

质 量 员

组员兼资料员

6

主办工程师

组员兼制图员

7

裴志扬

试 验 员

8

宋子贵

砼 技 师

二、选题理由

PDCA循环

1、现状调查

我们QC小组吸收有实际经验的操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影响T梁质

量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归纳整理了如下的调查表。

序号

  

频数(条)

累计频数(条)

累计百分比(%)

1

翼板表面裂缝

20

20

16.9

2

气泡、麻面、砂线

60

80

67.8

3

梁体外形尺寸

15

95

80.5

4

反拱值不符合要求

7

102

86.4

5

梁端与梁体不垂直

10

112

94.9

6

  

6

118

100

  

118

根据调查表,做出排列图,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翼板表面裂缝和气泡麻面两个影响因素在A区,属主要问题。

2、小组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1)小组活动目标及计划目标

&<![endif]&>


2)目标可行性分析

注:总分低于25分,或者单项分低于5分,  

应重新选题。          

<?XML:NAMESPACE PREFIX = O />3、原因分析

结合现状调查分析的结果,我们围绕影响T梁外观质量的A类问题,用因果分析图展开原因分析,共找出11条原因:

1)人员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差;(2)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大;

3)模板维修保养不到位;(4)拆模时间过早;(5)混凝土运输车装料过多;

6)波纹管直径偏大;(7)碎石粒径偏大;(8)养护方法不当;

9)外界温度过高;(10)砂浆偏多;(11)混凝土振捣不足。

4、要因论证

原 因 分 析

分析结果

1

人员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差

操作人员对T梁预制的意义认识不足,不予重视,麻痹大意,不认真履行职责,不按规定,有可能发生质量事故。

2

波纹管直径偏大

波纹管之间的间距为2.2cm,砂浆难以下去,很容易引起混凝土的麻面。

3

模板维修保养不到位

模板表面清理不干净,拆模后混凝土感观不好。

4

拆模时间过早

班组具有多年的经验,可以掌握合理拆模时间。另外夏季气温较高,混凝土凝结时间较短,拆模时间比较合适。

5

混凝土

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浇注速度加快,混凝土运输车装料是合适的。振捣不充分,气泡未排全,会产生表面缺陷。

6

碎石粒径偏大

碎石粒径为20~40mm,比波纹管之间的距离大,造成碎石堵住混凝土,产生局部混凝土骨料离析,从而影响T梁外观质量。

7

外界温度过高

30℃以上条件下,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一定会产生干缩裂缝。

注:“★”为主要原因,“☆”为次要原因。

通过对原因论证,我们QC小组确定主要原因有以下四条:

1)人员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差;   (2)模板维修保护不到位;    

3)波纹管直径偏大;       (4)混凝土振捣不足。

四、制订对策

针对确认的主因,本QC小组研究,制订了如下的对策:

     

序号

主 因

  

完成时间

1

人员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差

实施培训—检查—会议制度,人员按工序分配,明确质量责任,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

2003.4~5

2

混凝土

控制混凝土运输车所装的混凝土数量,减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时间,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尽可能减少塌落度损失,加强振捣,适当延长振捣时间,控制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不大于30cm,且棒头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10cm,并注意棒头不要碰撞波纹管。在易产生气泡的马蹄部位全部使用1.5KW的外附式ZW—7振捣器。。混凝土入模时的塌落度控制在14~16cm内,并测准混凝土在运输中的塌落度损失,以指导。凝土在浇注完毕后,采用土工布覆盖翼板,混凝土终凝后洒水养护,保温一周。拆模后二天内如遇大风或强太阳天气,采用雨布(帆布)将T梁裸露面全部覆盖,以利防晒、防风、保湿。

2003.6.10

3

波纹管直径偏大

碎石粒径偏大

在不影响预应力构件受力的情况下,波纹管直径统一减少1cm,以利于混凝土下料。

将碎石粒径由20~40cm级配改为5~30cm级配,按规定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碎石予以退场。

2003.5~2003.10

五、实施对策

制订对策后,我们QC小组按对策表的分工进行了实施:

1、为了提高队伍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我们制订实施了培训—检查—会议制度,即班前进行作业人员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每浇注一榀梁前都进行一次检查,然后浇注二榀T梁,召集全体管理人员以及负责人召开质量会议,分析质量原因,提高质量意识。


2、坚持试验人员值班制度,根据理论配合比随时调整实际材料用量,保证混凝土

塌落度入模时控制在14~16cm内,使混凝土达到最佳泵送状态,以免混凝土太稠难以下料、振捣,出现少振、漏振而产生麻面或露石,或避免混凝土太稀,振捣时产生气泡附在模板上,产生麻面。拌和时间在2分钟以上,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加强搅拌。混凝土浇筑分层进行,浇注顺序自上而下地水平分层,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注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注距离应保持在1.5m以下。混凝土入模塌落度控制在14~16cm内,在实际操作中,还根据振捣的难易程度分区振捣,难振处安排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工人去操作。

3、每次拆模后,立即进行模板整修,清除模板上粘着的水泥浆,以保持下一榀T梁使用时整洁完好,避免模板粗糙,造成混凝土麻面。根据所留试件的强度情况规定拆模时间,以免拆模时间过早,使混凝土表面水泥浆粘着模板产生麻面。

4、由于T梁腹板薄,波纹管与钢筋之间空隙太小,混凝土中碎石不易通过,30cm的振捣棒也插不下去,只能在波纹管上方振捣,混凝土很容易产生缺陷。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过程中,严格控制碎石的级配及最大粒径。

5、对于夏季,外界温度高,水泥快速水化容易造成裂缝,我们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决定从如何解决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减小干缩入手。水泥硬化具有膨胀的特性,我们将洒水养护改为土工布浸水覆盖养护,以此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减小水化程度。

6、我们将混凝土浇注时间尽量选择在晚上,与覆盖养护相配合,很好地解决了温度裂缝。

7、适当延长振捣时间,控制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不大于30cm,且棒头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10cm,并注意棒头不要碰撞波纹管。在易产生气泡的马蹄部位全部使用1.5KW的外附式ZW—7振捣器。

转贴于

六、检查效果<?XML:NAMESPACE PREFIX = O />

通过对以上几项措施的实施,在2003年10月底T梁预制完成时,经过、业主验收一致认为T梁表面平整、棱角分明、尺寸准确,混凝土外观质量好,受到来现场视察的各级领导及专家的好评,T梁预制外观质量控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序号

频数(条)

累计频数(条)

累计百分比(%)

1

翼板表面裂缝

3

3

21.4

2

气泡、麻面

6

9

64.3

3

梁体外形尺寸

1

10

71.4

4

反拱值不符合要求

1

11

78.6

5

梁端与梁体不垂直

2

13

92.9

6

  

1

14

100

  

14


活动后T梁外观质量缺陷统计

经济效果

由于T梁预制质量优良,进度也得到了保证,使整个T梁预制工期缩短了15天,节约机械台班、人工费约6万元,为主更换堆场砼面层队伍,请示我们

七、巩固措施

本次QC小组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了巩固成果,我们总结了一套项目管理措施及预应力T梁预制工艺流程,纳入了小组档案,作为小组以后活动的依据

八、下步打算

针对活动结束后尚未完全解决的缺陷,T梁的外观质量全泡和麻面还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外梁尺寸偏差和梁端、梁体不垂直问题可以完成克服,这都是我们以后的努力方向,同时将此活动结果应用到下个工程的砼中。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