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要介绍了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技术原理,综述了在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与动态监视、稳定预测与控制、模型验证、继电保护及故障定位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场试验、运行以及应用研究的结果表明,基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广域测量技术,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 相量测量装置 广域测量
20世纪90年代初,借助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提供的精确时间,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phasor measurement unit)研制成功后[1],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安装使用数百台PMU。现场试验、运行以及应用研究的结果表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在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与动态监视、稳定预测与控制、模型验证、继电保护、故障定位等方面获得了应用或有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原理及其应用。
1 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原理
PMU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其基本原理为:GPS接收器给出1 pps信号,锁相振荡器将其划分成一定数量的脉冲用于采样,滤波处理后的交流信号经A/D转换器量化,微处理器按照递归离散傅立叶变换原理计算出相量。对三相相量,微处理器采用对称分量法计算出正序相量。依照IEEE标准1344—1995规定的形式将正序相量、时间标记等装配成报文,通过专用通道传送到远端的数据集中器。数据集中器收集来自各个PMU的信息,为全系统的监视、保护和控制提供数据。图2示出了PMU与数据集中器的通信,可以采用多种通信技术,如直接连线、无线电、微波、公共电话、蜂窝电话、数字无线等。因特 网技术也可用于PMU数据通信,在通信和功能层应用TCP/IP规约,可灵活控制PMU。数字信号处理、同步通信是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关键。防混叠滤波器、A/D转换器等器件的性能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
4 参考文献
[1] A.G.Phadke.Synchronized Phasor Measurements in Power Systems[J].IEEE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Power,1993,6(2):10~15.
[2] R.O.Burnett et al.Synchronized Phasor Measurements of a Power System Event[J].IEEE Trans.on Power Systems,1994,9(3):1643~1650.
[3] J.F.Hauer.Validation of Phasor Calculations in the Macrodyne PMU for California-Oregon Transmission Project Tests of March 1993.IEEE Trans.on Power Delivery,1996,11(3):1224~1231.
[4] 闵 勇.一次系统事故的同步相量测量结果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22(7):10~13.
[5] 刘玉田,林 飞.基于相量测量技术和模糊径向基网络的暂态稳定性预测.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20(2):19~23.
[6] V.Centeno,et al.An Adaptive Out-of-Step Relay.IEEE Trans.on Power Delivery,1997,12(1):61~71.
[7] 高厚磊,江世芳,贺家李.输电线路新型电流差动保护的研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9,19(8):49~53.
[8] O.Faucon and L.Dousset.Coordinated Defense Plan Protects Against Transient Instabilities[J].IEEE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Power,1997,10(3):22~26.
[9] Y.-J.Wang et al.A Remedial Control Scheme Protects Against Transient Instabilities Based on Phasor Measurement Units(PMUs)-A Case Study.IEEE 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Summer Meeting,July 2000,Seattle,USA,1191~1195.
[10] 苗世洪.基于GPS的电网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1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