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物污染及其防治方法2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0101 日期:2025-01-04 来源:论文网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6.3.1微生物防治

其实土壤中本来就有很多具有生物防治潜力的有益微生物,不仅可以对病原菌进行有效的拮抗抑制,而且还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产的作用。江木兰等从油菜植株体内分离出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Y-2可以使油菜核盘菌菌丝细胞浓缩变短,细胞壁破裂,原生质外溢,从而抑制真菌生长发育和菌核萌发,其抑制率高达60%~70%。Boer等研究表明,假单胞菌菌株Pseudomonas WCS358可以强烈分泌嗜铁素,与病原菌竞争Fe3+/,从而抑制萝卜枯萎病。赵国其等用绿色木霉处理西瓜幼苗,能有效增强瓜苗长势,使其根系发达,以抑制西瓜枯萎病菌生长。另外毛壳菌可以有效降解纤维素和有机物,对土壤病原菌有拮抗作用。

微生物之间的竞争非常剧烈,主要包括营养物质的争夺、氧气的竞争和生态位点的抢占。铁元素是生物细胞酶系统的必需成分,生命体需要从外界获取Fe3+作为酶的辅基和电子传递受体,以维持其新陈代谢。只要我们切断了病原微生物获取铁的途径,就可以有效防治土壤生物污染。而事实上有很多微生物如荧光假单胞菌CS121能分泌强力结合Fe3+的嗜铁素螯合物,其强大吸收铁的竞争力促使土壤病原菌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铁而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还有二硫化碳能够减弱土壤对木霉的抑制作用,木霉菌大量繁殖并竞争营养物和产生毒性物质,进而饿死和杀死有害细菌病毒,收到生物防治的效果。还有一些拮抗细菌会寄生在病原菌身上,吸取其营养,抑制其生长,例如木霉还可以缠绕在立枯丝核菌身上,抑制其菌丝生长,使病原菌细胞解体。

然而,生物防治大多具有单一性,我们应该考虑通过几种微生物的联合协同作用,同时杀死土壤中多种病原菌,大大提高综合防治效果。

6.3.2植物防治

据研究,植物根系分泌物对某些病原菌也有抑制作用。根系分泌物包括大分子有机物,如糖、蛋白质、酶和凝胶,还有小分子酸、酚、铜以及一些生长激素和黄酮等,其中有一部分或其进一步的分解产物具有化感作用。如小麦根系分泌物能直接抑制小麦全蚀病原菌的菌丝发育。化感物质还可以抑制土壤的硝化作用,对一些通过硝化作用获取物质和能量的病菌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这启发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某些特殊植物,它们的根系分泌物能有效抑制土壤病原菌生长,从而达到植物防治的效果。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不会对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产生影响呢?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争论很大,其中Fransson认为高浓度CO2对土壤真菌有较大影响。从理论上来讲,CO2浓度升高会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凋谢物和根系分泌物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和氮源等生长物质。研究发现,土壤有机碳含量越高,土壤抑病性越强。如果土壤中的CO2浓度升高了,又会不会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或者改变土壤环境的pH,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徐国强研究表明,CO2浓度升高会促进土壤有机碳的输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更多的可降解底物,促进其活性,增强土壤呼吸作用,而又有研究说土壤呼吸率与土壤抑病性有关,呼吸率越高,作物发病率越低。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采取某种措施如熏烟等,增大土壤中的CO2浓度,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另外研究发现,土壤pH与土壤抑病性呈负相关,酸性越强的土壤抑病性越强。pH改变又会影响到土壤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改变一些微量元素如铁的价态或者浓度,减弱病原菌对这些元素的亲和力,抑制其生长,但同时会不会也威胁到植物的生长,有待进一步研究。一些专门吞食微生物的动物也可以是一个考虑的方向,蚯蚓的生理活动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其分泌和代谢物会不会对土壤病原微生物产生影响也有待证实。<?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加强管理污染源和对污染土壤进行末端治理,有必要切断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首先要对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时监测和控制灌溉水质量,采用辐射杀菌法或高温堆肥法灭菌,好气法进行微生物发酵,以消灭垃圾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卵,用密封发酵法、药物灭卵法和沼气发酵法等无害化灭菌法处理粪肥,同时还要加强管理感染动物。

防止医院废水直接流入土壤,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和综合利用,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并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另外我们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水分条件来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加强地表覆盖以抑制扬尘,切断致病菌的空中传播途径,还可以直接对土壤施药灭菌和杀毒。

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卫生,生吃水果和蔬菜之前要彻底洗干净,蔬菜多洗几次,水果尽量去皮,不直接接触污染土壤,勤洗手,同时还要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以降低染病几率。

7.土壤生物污染的展望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广谱、高效、微量和低毒的灭菌杀毒药物不断出现和更新,能有效治理土壤生物污染,生物防治方法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另外以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微生物肥料及其产业化不仅收到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还产生了重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根据以菌治菌和以肥抗病的原理,经过多年试验研发出具有肥药多效性的新一代微生物肥料,即联抗生物菌肥。它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代谢产物去为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等生长物质,以改善农作物的养分供应,还可产生拮抗物质,从而抑制土壤病原菌的生长,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化肥使用、减轻病害、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联抗生物菌肥作为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含有多种从土壤中筛选出来能促进作物生长并抑制病原菌繁殖的菌种,不仅为作物提供养分以促进作物生长,还能产生拮抗物质以抑制土壤有害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收到很好的土壤生物污染防治效果。联抗生物菌肥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有效降低了农作物的发病率。在辣椒、黄瓜、水稻、小麦、烟草、棉花、梨和桃等作物上的试验证明,土传病发病率降低70%~93%,作物产量增加10%~33%,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8.结语

尽管土壤生物污染在我国的现状比较严重,尤其是许多水果蔬菜的微生物含量超标问题突出,造成这种情况也是因为我国工农业发展和医院增多,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经土壤感染植物,再通过食物链对动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我们也不要过于悲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种先进可行的方法应运而生。土壤吸附作用能截留病原菌,一些化学试剂具有强大的杀菌消毒能力,有益微生物还可以通过竞争作用或者分泌抑制剂来遏制土壤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化感物质在土壤生物污染防治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总之,我们要保护土壤环境,防治生物污染,让大家都能吃上健康放心的绿色食品。

参考文献:

[1] 马成涛,胡青,杨德奎. 土壤有益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J]. 山东科学,2007206):6265.

[2] 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 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07386):12191223.

[3] 贾夏,赵永华,韩士杰. 全球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7263):444445.

[4] 龚明福,贺江舟,孙晓棠,等.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抑病性形成关系研究进展[J]. 新疆农业科学,200746):815816.

[5] 江木兰,赵瑞. 油菜内生生防菌BY-2在油菜体内的定殖与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作用[J]. 植物病理学报,2007372):192196.

[6] 张薇,魏海雷,高洪文,等.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05241):4852.

[7] 章家恩. 土壤生态健康与食物安全[J]. 云南地理科学研究,2004164):23.

[8] DE BOER Met al. Control of Fusarium Wilt of Radish by Combining Pseudomonas Putida Strains that have Different Disease Suppressive Machanisms[J]. Phytopathology2003935):626632.

[9] 赵国其,林福呈,陈卫良. 绿色木霉对西瓜枯萎病菌期的控制作用[J]. 浙江农业学报,1998104):206209.

[10] 孙锡娟周根娣卢善玲. 蔬菜卫生学生物污染[J]. 环境科学研究,199684):2829.

[11] 杨国华贾洪忠. 我国土壤蠕虫卵和幼虫污染的近况[J].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5172):3536.

[12] 王玮汪雅各. 上海市郊蔬菜生物污染的初步调查[J]. 环境科学研究,199251):5860.

[13] 路光仲. 食品生物污染[J].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199011):1516.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