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日益扩大,能源紧缺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和企业的关注,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在这里便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本文针对现代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可以利用这些新型材料达到对建筑节能的目的,实现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材;发展研究;社会经济
引言:
建筑材料的发展对于建筑装饰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用发展的眼光来认真分析材料的特性,立足传统建筑装饰材料利用的基础上,大胆使用高科技材料、绿色材料、环保材料、智能材料等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结合当下高速城市化发展的良机,设计出环保低碳、适宜人居、风格显著的建筑装饰。
1、绿色建筑材料的评价体系基本原则
绿色建材的评价是对不同类别的建材产品进行综合考评。由于建材产品种类较多,而对每类产品都要进行综合评价,因此需要考量的指标众多,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为了确保评价的公平性、科学性,绿色建材评价的体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 可操作性:所选用的评价指标既要能充分反映产品的性能,又要考虑到评价过程的易操作程度,因而评价模式要简明合理,评价指标要层次分明,评价数据充分利用根据现行技术标准检测的结果,提高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使绿色建材的评价工作更易推广。
1.2 目的性:对建材产品评价的目的是规范绿色建材生产与应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促进厂商开发节能、环保、健康的绿色建筑材料,加快绿色建材工业的发展。
1.3 全面性:对建材产品的评价实行全过程综合评价,必须满足国家或行业产品标准所规定的质量技术要求是评价绿色建材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该建材产品的原料采集、生产制造、工程应用和回收处理等全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评价。
1.4 客观性:建材产品评价所选用的评价指标、评价体系等要客观、充分地反映产品的本质,充分利用现行技术标准的检测方法,尽可能使评价的结果更加真实具体。
2、绿色建筑材料的简单分类概述
2.1 绿色涂料
绿色涂料的主要特征是对生态环境不造成危害,同时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这种涂料不含有机溶剂与重金属盐,也不产生有机挥发物。为减少 VOC 排放量,绿色涂料的发展方向主要有涂料水性化、粉末化、高固体分化等。
(1)涂料水性化。水性涂料根据树脂的类型可分为稀释型、胶体分散型、水分散型或乳胶型三种,主要品种有醋酸乙烯酯漆、水性环氧自干漆、水性醇酸氨基烘干漆和含氟丙烯酸酯等系列高级涂料。水性涂料用水取代了有机溶剂,降低成本的同时不产生环境污染,更消除了火灾的隐患。欧洲发达国家对水性涂料应用广泛,如在德国水性涂料的应用已经达到 90% 以上,在世界范围内水性涂料也有乐观的发展前景。
(2)涂料粉末化。粉末涂料是一种含 100% 固体分、以带电粉末粒子进行涂装、经加热熔融—流平—焦化—固化而成的新型涂料,整个涂漆干燥过程中均无有机溶剂参与,对环境保护十分有利,火灾的危险性也很小。
(3)高固体分化涂料。一般固体分在 65% ~ 85% 的涂料均可称为高固体分涂料,主要用于汽车行业,目前其主要品种为氨基丙烯酸氨基聚酯及自干型醇酸漆。这类涂料主要是通过合成低聚物大幅度地降低成膜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树脂黏度,而每个低分子本身尚须含有均匀的官能团,使其在漆膜形成过程中靠交联作用获得优良的涂层,从而达到和传统的涂层相同的性能。
2.2 绿色墙体材料
我国城市已经禁止了粘土砖的使用,用以保护耕地。作为替代,我国大力发展煤矸石砖、粉煤灰砖等砖制品,同时发展了混凝土砌块、陶粒粉煤灰空心砌块等砌块材料,这些新型墙材给环境造成的负担都较小。绿色墙体材料的生产原料及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粉煤灰生产国之一,但目前利用率只有 40%,这些废渣均可用以生产墙体材料。据估算,若用工业废渣代替黏土制造相当于 1000 亿块实心黏土砖的新型墙体材料,可消耗工业废渣 7000 万 t,节约耕地 2000hm2,节约生产能耗 100 万 t 标煤。例如,四川省开发成功的页岩多孔砖不含黏土,已在成都市“锦城苑”小康住宅示范工程大量使用,与实心黏土砖相比,可节约生产与建筑使用能耗20%。第二,我国建筑垃圾年排放量接近 10 亿 t,位居世界首位,但回收利用率不足 10%。这些建筑垃圾大多可以用来制作砖、砌块、混凝土及其他建筑材料,我国也已成功开发了一些产品,如利用废砖和废混凝土块制成混凝土砌块砖、花格砖等轻质砌块。第三,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墙体材料是发展绿色墙体材料的重要方向之一,并且这类墙体材料在质量较轻的前提下同样能保证强度。首先,可以采用稻壳作为墙体材料。这是由于稻壳内含有 20% 的无定形硅石,能够提高防水与耐久性。具体成果有稻壳砖、轻质水泥稻草板、绝热耐火砖等。其次,稻草与秸秆加热挤压成型再粘贴棉纸形成的纸面草板也有保温、耐燃的优点,同时节约了 30% 的造价与 80% 的能耗。
3、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发展
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强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的研究已经成为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在今后为了促进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的长远发展肩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3.1 大力提倡绿色的建筑材料的使用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绿色建筑理念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在今后应该大力提倡绿色建筑。要大力提倡绿色建筑材料,积极选用那些无毒、无害、对人们身体健康有利的建筑施工材料和产品。在实际生产中应该把建筑材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内。要加强对无污染技术的研究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实现循环经济。
3.2 加强科研投入、汲取先进经验
在实际建筑项目中要不断加强对建筑工程环保科研的投入。首先是要加强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评估。要把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放在同等地位予以重视。对于建筑废渣要实现再利用。在实际生产加工中要不断汲取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在实际生产中要积极使用那些总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对于建筑肥料加工业废料可以用来生产砌块和水泥。
3.3 加快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建筑行业本身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传统的建筑材料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十分必要。
3.4 绿色建材在中国的发展
1993 年 10 月,我国的环境标志公布。1994 年 5 月 17 日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1994年在 6 类 18 种产品中首先实行环境标志,水性涂料是建材第一批实行环境标志的产品。1998 年 5 月,国家科技部、自然基金委员会和 863 计划新材料专家组联合召开了“生态环境材料讨论会”,确定“生态环境材料”应是同时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优良的环境协调性,并能够改善环境的材料。要实现绿色建材的可持续发展,我以国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材观。(2)要提高全民的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提倡使用绿色的建筑材料。(3)建立和完善建材业的技术标准,加快实施环境标志认证制度。(4)加强绿色建材的研究和开发。
3.5 绿色建材在国外的发展
近几十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绿色建材的发展有较高的重视,已经应用于室内墙体,管道等方面。1978 年,德国为了绿色建材的发展发布了第一个环境标志“蓝天使”,随后 7500 多种产品得到了认证。1988年,加拿大开始环境标志计划,至今已经有 14 个类别的 800 多种产品被授予环境标志。另外,芬兰、冰岛等国家于 1989 年实施了统一的北欧环境标志。1988 年日本开展环境标志工作,至今已经有 2500 多种环保产品,十分重视绿色建材的发展。目前,国际对于绿色建材的发展走向有以下 3 个主流观点:(1)删繁就简:这种观点主要针对于铺张浪费而言。目前,国外已经将省钱当作可持续发展建筑的一项指标。自然、舒适、质朴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也是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2)贴近自然:尽量选用自然材料,提倡突出材料本身的自然特性,例如木结构建筑。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开始流行起来的稻草板建筑材料有其生态优势,其主要原料稻、麦草是可再生资源;生产制造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等,这些都是欧美国家的用材趋势。(3)强调环保:A、有益于人体健康。例如加拿大的 Eco logo 标志计划和丹麦的认证标志计划等,就主要是从人体健康方面出发来考虑的。B、有益于环境。对于生态环境材料,不仅要求其不污染环境,而且还要求其能够净化环境。如带有 T iO 2 光催化剂的混凝土铺路砌块已开始走出试验室,铺设在交通繁忙的道路边的步行道,进行消除氮氧化物、净化空气的应用性试验。C、减少环境负荷。一是降低能量损耗,减少环境污染;二是充分利用废弃物,以减少环境负荷。利用固体废弃物研制建筑材料是绿色建材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
4、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满足人类对健康及精神的需求,各国加强了对绿色建材的研究与开发。绿色建材的环境效益明显,为营造一个环境协调型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司卫平.浅析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J].河南建材,2013,01:80-81.
[2]刘光洲,唐胜策.浅谈关于绿色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发展趋势 [J].科学之友,2013,10:6-7.
[3]刘邦禹,蔡晗.绿色建材的研究与发展综述 [J].环境科学导刊,2014,04:56-58.
[4]唐黎标.生态建筑材料的发展分析 [J].建材发展导向,2014,01:11-13.3.